超越血缘的亲情
记者 左文婷 实习生 王棣 通讯员 陈晓东 闫宗春
“馒头好了,爸妈快吃吧,我去扶菊岭起来。”“你和你爸先吃,我来喂他吧。”拿着女儿李菊英刚蒸好的馒头,张志梅扶起病床上的儿子李菊岭,吹了几口,小心翼翼地送进儿子嘴里。馒头还没咽下去,38岁的儿子指着张志梅嘟囔着:“妈也吃。”一旁的李菊英和父亲李元会心一笑。
饭毕,李菊英拿出一件新的外套递给张志梅,“天气凉了,给弟弟加件衣服。”接过衣服的张志梅摩挲着---这一幕发生在宣化区春光乡姚家坟村一户普通人家。几十年来,一家人互敬互爱,生活虽多苦难却也其乐融融。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一家并不平常:他们之间互相没有血缘关系,却在一种叫做“爱”的亲情庇护下,走过40多个年头。
张志梅今年68岁,是名普通农妇。1972年的一天,新婚不久的张志梅同丈夫李元到别村亲戚家串门,听到有人生了个女婴想要送人,张志梅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我琢磨着万一他家这个女娃送不出去可咋办啊,千万别不要了。”没等张志梅再说下去,心地善良的丈夫便开始和她商量,最后决定自己先不要孩子而收养这个女婴。女婴到家后,夫妇俩为她起名“李菊英”,对她珍爱有加,悉心照料。
李菊英5岁那年,似乎是命运的安排,让本已无心再收养孩子的夫妇二人和儿子李菊岭不期而遇。1977年的一天,张志梅在宣化百货大楼前看到一则启事:一男子在妻子患癌去世后,无力抚养3个孩子,想把6个月大的小儿子送人。几经打听,张志梅找到孩子的父亲。出于母亲的天性,尽管知道这个男婴有病,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收留了孩子。回家后,李元什么都没说,默默地请医生、喂饭、喂药。带着年纪尚小的女儿,夫妻俩就这样开始照顾起小儿子的生活起居。
“菊岭的情况比想象的更糟糕,不仅视力不好,听力、语言、行动能力也都很差,后来检查出了先天性脑瘤,鉴定为智力二级残疾、肢体三级残疾。”谈起这些,张志梅总会把菊岭搂进怀里。“有人劝我把孩子送福利院,领养的时候我就知道孩子不健全,当时没有放弃,现在更不能。”张志梅说。
女儿李菊英出嫁后,照顾儿子成了张志梅和李元生活的重心。李菊岭近视900度,他俩舍不得吃穿,只为给儿子配上质量好的眼镜;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明知道他的智力一直停留在3到6岁的水平,但他们还是想送他上学,只想让他拥有与同龄孩子一样完整的童年。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李菊岭的病情却在加重,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几年前,李元也因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尽管李菊英经常回家探望帮忙,但照顾家人的重担更多的还是压到了张志梅身上:“女儿很孝顺,但我不愿意打乱她的生活。除了照顾老伴,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儿子。儿子的病治不好,大夫也说他不定哪天就没了,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也要给他治,不管还能照顾他多久,我都会竭尽全力,因为这是做父母的责任。”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邮箱jdap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