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户外彩旗(藏族彩色旗子是什么意义)
1. 藏族彩色旗子是什么意义
成吉思汗陵前五色旗帜,象征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统一的主要五个民族,即蓝色蒙古,红色汉族,黄色阿拉伯民族,白色高丽,黑色藏族。蒙古族在礼仪活动中忌讳黑色,因此用绿色代替黑色的习俗,把“黑色图布特”用绿色来代替。五色的选用,历史悠久,是以信仰和生活习俗为依据,即蒙古族信仰长生天而称“蓝色蒙古”,汉民族在喜庆活动中多用红色而称“红色汉族”,阿拉伯民族的环境与皮肤呈黄色而称“黄色萨日图勒”,高丽族通常身着白色服装而称“白色素伦古斯”,依据藏族的住房和皮肤称之为“黑色图布特”。
2. 藏族的彩色旗子叫什么
在藏族地区还有一种说法,某些藏族古老家族的历史,甚至比吐蕃王朝本身还要绵长,这些家族都有自己的徽章、旗帜、属于家族独有的纹饰。
在古代吐蕃王朝时期,甚至更早的年代,只要一看见那些特殊的标志,马上就能认出这是属于哪个家族的。
因为战争,那些家族常常整族整族地被灭掉,他们的徽章散落在高原上,掩埋在草丛中。
被后来的牧民发现时,由于历史已经被遗忘,人们无法辨认出这是什么时候、属于什么人的东西,他们便认为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上天的恩赐,常常把那些家族的族徽当做吉祥的象征,如护身符一般收藏起来。
那些族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天铁。
3. 藏族彩色的旗子
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时期使用的国旗。
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比例为5:8。
红、黄、蓝、白、黑五色分别表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象征着这五族共和。
也有认为代表仁、义、礼、智、信五德;
还有人认为,其与传统五行概念对应的5种色彩还涵盖了方位上的东西南北中。
4. 藏族彩色旗子叫什么
这是经幡,五块幡条的颜色各具象征的意义。最顶端为蓝色幡条,它象征蓝天;蓝色幡条下面是白色幡条,象征白云;白色幡条下面是红色幡条,象征火焰;红色幡条下面是绿色幡条在征绿水;最下面的幡条是黄色,象征黄土,或者大地。五种颜色的排列形式正是客观大自然物质存在的立体排列形式,因此,象大自然中天地不容颠倒一样,这五种颜色也不容错位。
5. 藏族彩旗颜色
关于藏历新年的节日习俗
进入藏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为藏历新年做准备了。要准备的物品有牛羊肉、酥油、清油、青稞等食材,华美的民族服饰,祭祀时盘供所用的油炸面食、羊头、青苗,装饰屋顶的经幡、彩帏,还要进行大扫除、酿青稞酒等各种准备工作。此外,制作切玛,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之事。切玛是一种供物,外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斗,里面盛着炒青稞和用酥油拌好的糌粑,上面插着青稞穗和酥油花。新年期间,人们把切玛供奉在家中,祈愿来年丰收。
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是藏历新年的除夕。这一天,吃古突和驱鬼仪式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活动。古突是藏族的特色食物——面疙瘩里加萝卜、羊肉、辣椒等。古突不能吃完,吃剩的古突须倒入一个破陶罐里,再用糌粑揉成小团,揩拭身体之后一并放入陶罐,据说可以祛除秽气。傍晚时分,驱鬼仪式开始。一人拿着破陶罐,另一人手执点燃的禾秸跟随其后,走遍每个房间,口中喊着“出来吧,出来吧”,同时做出驱鬼的样子。最后将燃烧的秸秆和破陶罐扔向附近的路口,象征把鬼驱走。至此,仪式结束。
翌日即正月初一,头一件事便是去河边抢吉祥水。藏民们信奉新春的第一桶水最为圣洁、甘甜,谁家能汲到这第一桶水,在新的一年便能免去灾祸,吉祥如意。汲水回来,全家换上节日的盛装,按长幼次序入座,食用以人参果、酥油和糖做成的吉祥饭。饭后,每人要抓几粒切玛中盛放的青稞和糌粑,撒向天空来祭祀神灵,然后自己拈食一点。这时人们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恭贺新年。这一天须闭门谢客,在家中进行祭神、祈愿和佛事活动。
从初二开始,人们开始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登门拜访的人在门外高声祝福,男主人听到后手捧切玛出来迎接,客人先取一些切玛中的糌粑、青稞撒向空中,然后自己尝一些。在互致问候后,客人被请进门,这时候女主人提着系上哈达的铜壶出来向客人敬青稞酒。为表尊敬,客人须三口饮尽一杯。富裕的人家还会请来民间艺人表演藏戏,与宾客同乐。户外人们聚在一起跳起锅庄舞、弦子舞,表演藏戏。这些娱乐活动要持续三至五天,继而转入宗教性的佛事活动,如拉萨的传昭法会、昌都和羌塘草原的朝佛祈愿仪式等。
初三在藏语里称酡岁,意为“在高处祭祀”。这天,人们在自家屋顶挂上崭新的经幡,并点燃柏枝、桑叶,以屋顶鲜艳的彩幡和缕缕桑烟向上天传达美好的愿望。拉萨的藏民们还要登上宝瓶山或药王山,在山顶插上经幡,挂上彩旗,煨燃桑叶,祭祀山神和水神。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还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赛马大会。
到了初四,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传昭大法会拉开序幕。来自拉萨三大寺(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和其他寺庙的近两万僧侣汇集大昭寺,向释迦牟尼的佛像虔诚祈祷,举行庄严的辩经活动。此外,还有许多藏传佛教信徒到此朝拜、听经。法会当天,还会举行酥油灯展、打鬼仪式和充满神秘浪漫色彩的迎请未来佛仪式。
初五这天,人们不仅自己身着盛装,也给耕牛披上节日的礼服——犄角上插着彩色羽毛,额上贴着酥油图案,尾巴上系着五彩绸带,牛轭上挂着缀满贝壳和松石的彩带——这是要去参加隆重的开犁礼。开犁之前,农人还要把一块白色山石请到田中央,这块石头被视为庄稼的保护女神阿妈色多,汉语意为“金石头妈妈”。之后,农人要围绕白石耕出五畦,分别播种豌豆、小麦、蚕豆、青稞、油菜子。接着,人们在田里煨桑、立幡、喝酒、唱歌,共同祈求新年里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新年期间,藏族地区还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娱活动,如摔跤、举重、赛马、射箭、长跑、马术表演、藏戏表演等。庆祝活动从藏历元月初二一直持续到元月十五。
6. 藏民的彩色旗子
彩条旗代表美好的祝祷和祈愿。有的上面还挂了写有佛经五色织物,分别有蓝色代表天空,白色代表白云,黄色代表大地,红色代表火焰或者保护神,绿色代表河流。
藏族地区的各山河、路口、玛尼堆、祈祷石、寺院、民舍等处可见到颜色分白、黄、红、绿、蓝五种,印有经文、佛像、动物图案成串系于绳索之上的小旗,有方形、角形、条形的。它们就是风靡藏区的“风马旗”,又称为呢嘛旗、祈祷幡等,或音译为隆达、龙达,这一面面小旗藏语称为“隆达”,“隆”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劲风吹拂之时,成片成串的风马在蓝空、雪山及湖水的背景中漫天飞舞。
7. 藏民彩色旗是什么意思
云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藏民较多,藏族女生们大多把头发梳成很多根小辫子,编得越细越会被人称赞,高原地区以前的牧民们没有条件洗澡和洗头,把头发编成小辫是为了保护头发。还有一种是云南彩编编发的典故,是公主为了纪念亡夫看着天上的云彩编的,在当地这种七彩辫叫做寡妇辫,是不幸失去丈夫,特指意外死亡而佩戴纪念丈夫,类似于汉族的披麻带孝,守了几年寡就扎几根彩辫。所以云南彩绳编发也有一种说法是寡妇的意思。
无论是哪种编发,都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对此,我们可以表示尊重和包容。
8. 藏族的彩旗有什么意义
藏族彩带旗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习俗。
藏族彩旗那藏语音译叫“隆达”,翻成汉语叫经幡,风马旗。风马旗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习俗。这些方形、角形、条形的小旗被有秩序地固定在门首、绳索、族幢、树枝上,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连地接天的境界。
风马旗,象征着天、地、人、畜的祥和;牧民们在刚搭好的帐篷上系拴风马旗,是为了求得逐水草而迁徙的福佑;朝圣者跋涉荒漠扛着醒目的风马旗,为的是祈求旅途平安;江畔湖边人们遍插风马旗,显示着对水神的敬畏;生活于莽林峻岭间的人们高悬风马旗则是对山神的供奉。
9. 藏族彩色旗子是什么意义的
尼玛堆。尼玛堆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们用大小不一的石头、石板和卵石垒成的“祭坛”,也被称为“神堆”。“尼玛堆”最初称“曼扎“,为“曼陀罗”的意思。藏语称“多本”(音译“朵帮”)即垒起来的石头之意。在西藏各个地区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插有小彩旗的尼玛堆。 插在尼玛堆上的小彩旗叫经幡或者风马旗,是西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藏族人民认为,挂上经幡,风每吹动一次,就相当于念了一次经。 风马源于一种原始祭祀文化,主要由对动物魂灵的崇拜而来。最初的风马是直接将羊毛系挂于树枝草丛,如今在大大小小的玛尼堆上仍可看到牛羊头颅等物。藏族原始宗教认为,山神是地方保护神,它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本地区众生的安全,常骑马巡视辖区,飘舞的经幡保护一方水土和人畜平安。尼玛堆即“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阻秽禳灾朵帮”大都设在村头寨尾,石堆庞大,而且下大上小呈阶梯状垒砌,石堆内藏有阻止秽恶、禳除灾难、祈祷祥和的经文,并有五谷杂粮、金银珠宝及枪支刀矛。 “镇邪朵帮”大都设在路旁、湖边、十字路口等处,石堆规模较小,形状呈圆锥形,没有阶梯,右堆内藏有镇邪咒文,台的石堆内也藏有枪支刀矛。尼玛堆的石块、石板或卵石上大都刻有文字、图像。内容多是藏传佛教的经文、佛尊、动物保护神、六字真言及各种吉祥图案等。藏区人民无论喜庆生辰、逢年过节,都要插挂五彩风马旗,象征着天、地、人、畜的和谐。甘肃、青海藏区还有在隘口与山顶放飞纸风马旗的习俗。适逢正月,寒风劲吹,纷纷扬扬的风马旗雪片般飘入云端愉悦天神。风马旗还有一项不易见到的功能,即遇有活佛尊者圆寂,家家户户须将房顶上的风马旗置放倾斜,以示致哀。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藏族人每每将自己或逝者的手镯、帽子、须发或一团羊毛系于风马旗上,则是希冀能借助其力牵引升腾,而使运气增长,福星高随。藏族非常看重风马旗,旅游者经过这些地方时可往玛尼堆上添加一些石头,但切记不可乱动和不敬。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邮箱jdap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