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贤易色(贤贤易色是什么意思 贤贤易色的意思)
《论语》中“贤贤易色”是什么意思
“贤贤易色”:含义是指看到比自己贤能的人,心里充满了恭敬.之一贤是动词,表示尊敬、恭敬;第二个贤是名词,表示有才德的人.
我们看原文“贤贤易色”,两个贤字,之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因为中国文字有时候是假借的.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学问修养好的人.“易色”,古人如宋儒他们,是怎么解释的呢?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贤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认为孔夫子不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
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
贤贤易色是什么意思 贤贤易色的意思
1、贤贤易色,汉语成语,拼音是xián xián yì sè,意思是指关注内在的东西,内在美,易色是指换掉,外在的关注。比如我们生活当中很多人喜欢用外部的东西来评判别人。之一个贤是动词,第二个贤是名词,易也是动词,色是名词。出自《论语·学而》。
2、《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贤贤易色是什么意思
贤贤易色
[ xián xián yì sè ]
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扩展资料
【出 处】
《论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贤贤的之一个贤是动词,指德行和学问修养较高,第二个贤是指贤者,是名词,易色的色不是女色,而是指态度,看法,贤贤易色是指遇到学问和道德修养较高的贤者,就会肃然起敬,认真的待他。
【释义】
贤贤易色:杨伯峻先生将贤贤易色解释为:对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
由是:与以下三句相比,此处不应当为泛指;奴隶社会中夫妻关系是“人伦之始”和“王化之基”
色指“容貌”,意思是我们只应注重别人的品德,不要在意他的相貌。也就是“人不可貌相”,要“见贤思齐”。或者可以解释为:“贤者善于改变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委弃,给予,献出。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尽心尽力,豁出性命。
子夏说:“对待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上,能豁出性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夏说:“辨别君子,就观其言谈举止;侍奉爹娘,观其是否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上,看其是否能尽职尽责;同朋友交往,见其说话是否诚实守信。虽说只是辨别,可在辨别的过程中会渐渐提高自我明辨是非的能力了。
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服务君主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说话有诚信。这样的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摘自《论语》】
《论语》中“贤贤易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贤贤易色”出自《论语.学而》原句是“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这个词本义是指对妻子要注重品德,不要只看容貌。这个是孔子对娶妻一事的一些看法。后来多用来指我们要看人内在的品质,不要只看外表,要尊重有贤德的人。用在事物上也是指我们要看事物的内在品质,不能只看外表。
虽然我们现在距离孔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了,虽然现在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人对自身品质的提高是没有变的,人对品德高尚的人的尊重也是没有变的。内在的品质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几千年前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加的应该做一个贤贤易色的人,我们要注重事物内在的美,不能只流于表面,做一个浅薄的人。内在美才是真的美,才是更加持久永恒的,也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就像孔夫子一样,虽然历经千年,但是人们依然对他很尊重,这个就是贤贤易色。
“贤贤易色“帮忙一个字一个字翻译这句话
之一个贤:动词,指德行和学问修养较高;第二个贤:贤者;易:轻视。色:姿色。
出处:
春秋·孔子《论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白话译文:
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此句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东汉永平元年(58年)徐防上书云“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是 *** 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诗》直承子夏。
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
《论语》的作者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
《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 *** 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贤贤易色”是什么意思?这句话都教给我了我们哪些道理?
如做到这样了,则这个学习圣贤之道的人,哪怕别人和他自己都还在说自己没有学习好,则子夏必定会说“虽曰未学,我必谓之学矣!”如能这样讲,我到完全赞同!诸儒均认为此“色“为”女色“之”色“。何谓“色”?《说文》曰:色,颜气也。人之忧喜,皆着于颜,故谓色为颜气。《汲冢周书》曰: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厉然以侮,欲色妪然以愉道德好的人,就有亲近他,态度要肃然起敬,要仔细观察深思他的一言一行,有所领悟之后,自己也要跟着学。
这章翻译成白话文是说,子夏说,对妻子,重视品德,不重视容貌;侍奉父母尽心尽力;服侍君上能豁出性命;与朋友交往,能够诚实有信。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子夏说:“对待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上,能豁出性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邢昺《论语注疏》曰:此章论生知美行之事。"贤贤易色"者,上"贤",谓好尚之也。下"贤",谓有德之人。易,改也。色,女人也;女有姿色,男子悦之,故经传之文通谓女人为色。人多好色不好贤者,能改易好色之心以好贤,则善矣,故曰"贤贤易色"也。完整的句子是这样的: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对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今古两个侧面来评点。父母老了,没力气了。到朝廷为君主做事,就是为国家做事,因为君主代表国家,所以对君主要有理解,感同身受。唯有如此,才能配合默契。与朋友交往,诚信最重要,否则哪里是朋友呢?
贤贤易色是什么意思
《论语·学而》第七句,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除了之一句”贤贤易色“,其余句子容易理解,事奉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为君主办事,能够全身心投入;与朋友交往,能够信守承诺。做到了以上几点,即使没有学习,我也认为他学习过了。
“贤贤易色”说的是什么呢?普遍的说法,之一个“贤”是“以……为贤”的意思,第二个“贤”就是“贤德”的意思,“易”是轻视,“色”是“美色”。整句话的意思是说,重视贤德,轻视美色。
这样的解释有两个疑问。
之一,孔子曾经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说从没有见过喜欢德行像喜欢美色一样。那么,有谁能做到敬重贤德的人,而轻视美色呢?
如果我们把干革命,拯救处于危难中的中华民族视为大德行的话,那么,这样大的德行也不影响革命家喜欢女色。如果大家有心的话,会发现,凡大革命家必好色。就比如孙中山,在老家有老婆,在 *** 从事革命活动还搞了个 *** 女人,据说还生了个私生女。他的好朋友、大资本家宋查礼不仅资助他革命,还安排他的女儿宋庆龄帮孙中山整理文字资料,孙中山老眼识“色”,纳了宋庆龄做二房……
这样的故事很多。道理很简单,搞革命的人,大多精力充沛,干革命还不能完全消耗他们的精力,留下一点精气谈情说爱,与干革命相得益彰。
可见,好德不影响好色。而孔子既然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说明至少在孔子看来,就常理而言,色的需求显然高过德的需求。
如果把“贤贤易色”解成敬重贤德的人,而轻视美色,实在与常理不符,也不符合孔老夫子对人性的看法。
第二,如果“敬重贤德的人,而轻视美色”是正解,那么,整句话出现的人物依次是:贤人、父母、君主、朋友。这种排序显然是匪夷所思。就血缘关系而言,贤人怎么能排在父母之前?就重要性而言,贤人怎么能排在君主之前?就亲近程度而言,贤人怎么能排在朋友之前?
可能有人会说,就道德修养而言,贤人不可以排在父母、君主、朋友之前吗?当然可以,但有一个问题,贤人一定比父母、君主、朋友修养高吗?
我们再看《论语·学而》第六句,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是孔子告诫弟子的话,这句话与子夏的话有相同的重点。孝悌排在前,守信排在中,泛爱众排在后,亲近仁(者)排在最后。也就是重视德行的培养甚过知识的教育之意。
但要引起重视的是,孝的是父母,悌的是兄长,信的是朋友,爱的是众人,之后才是亲近仁(者)。仁者与贤者意思相同,仁者排在最后。但如果把子夏说的“贤贤易色”解做尊重贤者,贤者反而排在最前了。这不是与孔子的排位法完全相反了吗?
如果以上两点疑问成立,“贤贤易色”就不能解做尊重贤者。那么,这句话应该怎样解释才合理呢?
《周易》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在《周易》的这段话中,人伦关系最初的是夫妇关系,因为有了夫妇关系,才有了父子关系,才依次出现了君臣关系、上下关系、礼仪制度。
“贤贤易色”这一句,可能最合理的解释是,重视妻子的贤德而轻视其容貌。这么解释全句就非常顺畅了,先谈夫妇关系,再谈父子关系,再谈君臣关系,再谈朋友关系。
不管怎么说,子夏这句话,道出了儒家的特色,就是重视人的品德教育甚过知识的教育。
人这一辈子过得怎么样,与德行有很大的关系。但遗憾的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社会,普遍重视知识的学习,甚过人品的教育。这可能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生存压力巨大,活都很难活,还谈什么礼义廉耻?活着才是王道。二是传统的人品教育的内涵可能不大适合今天的社会,而适合今天社会的道德内容可能与传统存在着抵牾。为什么这么说?传统的道德是一种为了集体而放弃个性与自由的道德观,但在今天,这样的一种道德观念很难被年轻人接受。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邮箱jdap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