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回乡在几月几号(古代状元后来发展)
1. 古代状元后来发展
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十大顺序 古代科举功名顺序是:状元、榜眼、探花、传胪、进士、会元、贡士、解元、亚元、秀才等,
2. 古代的状元后来都怎么样了
就状元来说,唐朝的状元同时还要和同科进士一块进行吏部的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一般是正从九品。到了宋朝,状元一般授官是正八品的京官。到了明清,一般就是进入翰林院修撰了,为从六品。物质上,就明清来说吧,进入翰林院后的前三年的确是比较清贫的,但也是相较于官员来说,比起以前的日子,那可是好了太多了。不过在进入翰林后,只要能守住至少三年左右,不会一直死记科本,升迁之路还是很快的。历史上就有状元不断努力,当了大官职的人,例如张九龄,文天祥等。
所以待遇的好坏,最后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努力,不过和以前需要死读书不一样,同时更需要其他方面的努力吧
3. 古代状元前途
在古代“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前途十分光明,一般可以坐到侍郎、巡抚、御史等较高的官位,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无灾无难到公卿”;明代二甲进士,清代庭试成绩优秀者,可进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三年后再进行考试,依据成绩依次可以留在翰林院担任修撰,进入六部学习或担任地方官。三甲进士一般可以进入翰林院学习或直接放外任,但需要从知县做起。
当然,不是每个状元都能做高官,事实上,历朝状元能做到封疆大吏、六部尚书的很少,大学士基本没有,虽然在中状元的时候风光无限,但仕途往往都是平淡一生。
4. 古代状元后来都做了什么官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一般考取状元后,朝廷会录取状元到翰林院充当翰林。翰林,就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相当于六品。虽然官阶不高,但是由于可以帮皇帝拟诏,所以实权极大。
状元做几年翰林之后,考核过得去,就会被放外任--到地方去当官,如果在地方任上能力卓越,政绩斐然。那么就可以从此直步青云了。 可见,状元不是官阶,只是一种文凭认可罢了。
5. 古代状元放到现在
古代状元不是每年出一个
中状元,那可是不得了的事,称之为“光耀门楣”“祖坟上冒青烟”,用过的东西、住过的地方和吃过的食物那可出名有讲究了,可以风靡一时。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一般三年出一个。状元是有功名在身,地方大员见到都不敢怠慢。进士是天子门生,那状元自然是天子最得意的门生。当上了状元,差不多是步入中央最高统治阶层,现在中央入翰林院就职一段时间,然后要么提拔入六部,要么下放任地方大员,总之差不到哪去
6. 古代状元后来发展的变化
“高州”这个地名概由“高凉郡”演变而来。一说高凉郡以今高州市曹江镇银塘的高凉岭而得名。《读史方舆纪要》载:“高凉山,本名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凉。”高州为南朝梁代正式命名。 【唐尧虞舜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初至公元前21世纪初,今高州境属南交。 【夏、商、周至秦时期】 约公元前21世纪初至公元前256年,今高州境属百越。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平定南越,置南海、桂林、象郡,今高州境属桂林郡。 【汉至晋时期】秦亡后,南海郡尉赵佗取桂林、象郡,称南越 高州火车站
武王,及至西汉前期,今高州境属南越国。 公元前111年(西汉,元鼎六年)汉灭南越国,分其地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今高州境属合浦郡高凉县。 公元147年(东汉,建和元年)合浦郡分立高兴郡;168年(东汉,建宁元年)改高兴郡为高凉郡,旋废;220年(建安二十五年)分高凉县立高凉郡治思平县,吴又立高兴郡治广化县,俱属广州,今高州境属广州高兴郡地(高兴郡领广化、莫阳、海安、西平、化平五县;参照《中国历史地图集》(右下见图册),广化在今阳西境,莫阳在今阳春境,海安在今恩平或台山境,西平、化平均未知所在;今高州不知具体属高兴郡何县)。 280年(西晋,太康元年)灭吴,高凉、高兴二郡仍吴制。
历史地图(前十幅摘自《中国历史地图集》)(13张) 太康中,撤高兴郡并入高凉郡。 【南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宋,今高州境大部属高凉郡(当时高凉郡领思平、安宁、莫阳、罗州、西巩、平定、禽乡七县;思平在今恩平境,安宁在今阳江境,莫阳在今阳春境,罗州在今化州境,西巩疑在今阳春境,平定、禽乡未知所在;今高州尚未知具体属何县,疑西部、西南部属罗州县);东北部属海昌郡。 齐,除西南隅属越州高兴或永宁郡外,其余同宋制。 梁大通中(公元528年),梁平俚洞置高州,州治在今阳西县。南朝梁大通中(公元530年),置电白郡,郡治在今高州长坡旧城,属高州;同时在今化州升罗州县为罗州,今高州市西部、西南部属罗州高兴郡;北部属泷州梁德郡;中部、东部属高州电白郡及海昌郡,南部属高州南巴郡。 陈永定二年(558)
,置务德县(隋改称良德),县治今高州东岸镇良德墟旁,辖今高州北部,隶泷州梁德郡。至此,今高州中部、东部属高州电白郡,南部属高州南巴郡,西南部、西部属罗州石龙郡,北部及东北部属泷州梁德郡务德县及高州海昌郡。 隋开皇九年(589),废电白郡、海昌二郡置电白县,废连江、南巴二郡置连江县、南巴县,隶高州,高州治所仍在高凉县(今阳江西)。开皇十年(590),废高兴郡置石龙、吴川、茂名三县(一说开皇十八年增设茂名县),三县均隶罗州。今高州市中部、东部属电白县、南部属南巴县、西部属茂名县、北部良德县。隋大业三年(607)高州、罗州被废,复置高凉郡,治所在高凉县(今阳江西),废泷州为永熙郡。当时电白县(今高州中部、东部属之)、南巴县(今高州南部属之)、茂名县(今高州西部属之)属高凉郡,良德县(今高州北部属之)属永熙郡。 唐初属高州,贞观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 州始治高凉移治良德。天宝初(742年)改高州曰高凉郡,潘州曰南潘郡。 后梁开平元年(907)茂名县更名为越裳县,龙德三年(923)复茂名县,属南汉。 【宋、元、明、清时期】宋开宝五年(872年)州废,以县属高州。景德元年(1004年)属窦州。三年(1006年)还属高州。 元复属高州,大德八年(1304年)徒高州路来治(茂名县)。 清代沿明制此时高州府辖有化州、茂名、信宜、电白、吴川、廉江等一州五县,属高阳雷道,府治茂名县。由于高州辖地较大,地理位置又处于战略要冲地带,因此便把高州府称为广东下四府之首府。
高州境域的变迁
高州地处粤西山区,隋朝设茂名县,唐设潘州,宋朝并潘州入高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潘州及南巴,潘水2县入茂名县。当时的茂名县地域宽阔,南部东到麻岗镇东,西至梅菉。南频南海。后逐缩减地域。 明朝成化三年(1467)电白县从旧城迁治神电卫(今电城)时,把县治旧城的附郭及怀德等六乡划归茂名县,茂名县则把下博乡即原南巴县地(霞洞、林头、大衙、麻岗等今电白西面)划给了电白县。 1958年5月12日,成立茂名市政筹备处。23日改为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备处。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矿区市。9~10月,将茂名县南部的原公馆乡和袂花乡、鳌头乡的部分地域(今金塘、公馆、新 高州市中山路商业街的日出
坡、高山、镇盛、鳌头、袂花等7个镇,茂南城郊经济开发试验区和河东、河西、红旗、新华、露天矿、官渡、站前等7个街道办事处)划给茂名工矿区市(1959年5月9日更名为茂名市);将原小良乡(今茂名市茂港区小良镇)划入电白县;将原石鼓乡的南盛(今化州市南盛街道局部,下同)、鳌头乡的兰石和龙首乡划入化州县;1961年化州、吴川分县后,兰石、龙首等划给吴川县,南盛划给化州县。 1958年11月茂名、信宜两县合并为茂信县(未发印信),后正式定名为高州县。县治高州镇。1961年4月1日起分为高州、信宜两县。原信宜县除古丁、马贵、深镇三个公社划归高州外,全部划归信宜县;原属茂名县的其余地区和古丁、马贵、深镇为高州县(见1984年《高州文史》第三期)。故在此之前,上文所讨论的高州历史沿革均当不含此三镇。 1987年,根据群众的要求和上级批准,将分界公社的山阁、烧酒、霞池、黄杰、禄村、合益、金塘岭、福居等八个大队划归茂名市,成立山阁公社,现为山阁镇。(见1984年《高州文史》第3期) 经国务院批准,1993年6月8日,高州县升格为高州市。
7. 古代状元过后是什么
1、秀才以上的等级顺序:秀才、举人、贡士、鼎甲,科举等级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2、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4、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5、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清制称会试考中者为贡士,再经殿试赐出身,乃为进士,但习惯上每于会试考中后即称进士。
6、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8. 古代的状元现在的什么学历
古代大致可分为秀才, 举人, 进士。
进士分为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若干。
1、没考中秀才的叫童生。就像初中生以下的学历吧。考试以乡级为单位,一年一次。
2、秀才有机会参加乡试,就是考举人。就相当于中考了。三年一次。
3、举人有资格参加会试,就是进京赶考。现在应该是高考了吧。会试考场设在北京顺天府贡院,90%以上的淘汰率下,通过了取得贡士称号。又叫进士。进士就可以按名次分官了。就是进士可以不再往上修了。这个和现在不一样。但再往上修还是可以的,有更大的官做!
9. 古代状元之后的排位是哪些
排名情况从大到小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贡士、举人、秀才、童生。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殿试由唐代武则天首创,宋太祖时成为定例)。
1、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2、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参考者为秀才,考中的为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二至十名称亚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地点在京城礼部官衙,举人参加,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始。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一科,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复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发生过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的事情。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被录取者为进士。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也不可以重考。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唐朝时的省试,宋以后的殿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名称。状元亦称“鼎元”“殿元”。
10. 古代状元一般刚开始做什么官
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
状元是考完举人,考进仕,然后才是殿试,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状元作为中国科举制度的特殊产物,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从唐武德五年到清光渚三十一年废止科举,1300多年中共录取状元596位。
扩展资料
中举武状元。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盔甲、腰刀等,赏给众进士银两等。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大不相同。自然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
武状元及第者,所授予官职可为前锋参领、护军参领等,职位一般是从六品,也有从五品,同品级官职还有王府五品典仪、鸟枪护军参领、守御所千总、护军营内管领等。
黄振邦,字守魁,号雪庵居士,清武状元。福建莆田县景德里前厝人。黄振邦自幼酷爱武术,乾隆年间,在县学红泉书院童试第一名。后拜林洪为师,精进有成,由莆田县城考试到京师会试,一路夺魁。乾隆五十六年(1891年)八月,考取武秀才。
清高宗乾隆59年(1794)年恩科武举第一名。是年春经兵部会试,被录取为第一名,为会元。朝廷开科殿试,乾隆皇帝偕文武大臣亲临考场,黄振邦夺得头名状元。乾隆皇帝当即传谕,封他为御前头等侍卫。黄振邦成了皇宫的最高侍卫官。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邮箱jdap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