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给阳历几号是几月几日(农历的呀)
1. 农历的呀
农历是汤若望发明的。
中国现行农历沿用自明末《时宪历》脱胎的清朝《西洋新法历书》,是四百多年前的由汤若望主导的欧洲耶稣会教士和中国第一批天主教徒合力编撰的。
现代农历的基础是来自明朝末年的《时宪历》,之前明代通行的历法为《大统历》,实际上是将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改个名字沿用,此历法到明末,已经与实际气象、天文有误差,尤其对日月食推算的误差更明显。
2. 农历的什么呀
何以确定羊年、羊月、羊日、羊时?这还得从农历用干支纪年、月、日、时说起,干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个;支是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个。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它们依次组合,从甲子、乙丑、丙寅……到癸亥共六十个,俗称六十花甲子。十二地支与生肖彼此相应,“羊”的地支为“未”。这样,只要带有“未”的农历年、月、日、时的即为羊年、羊月、羊日、羊时。
农历今年是癸未年,即羊年。农历纪月,地支是固定的,以“寅”作为岁首之月份,由此确定,农历每年的六月都为“未月”。然后是确定“未日”。今年农历六月中,纪日带有地支“未”的分别是六月初十和六月廿二日(即公历7月9日和7月21日),在《万年历》中分别为癸未日和乙未日。最后是确定“未时”。我国传统的纪时,是以十二地支即十二个时辰为一昼夜,以地支子、丑…亥顺序从每天23点开始,每个时辰恰好两个小时。“未时”为每天的13点至15点。
综上所述,羊年、羊月、羊日、羊时的具体时间为2003年7月9日(或7月21日)13时至15时。
以上!
3. 农历的啊
请先检查手机是否具有显示农历日期的功能,如果有的话,在设置中勾选即可;如果没有该功能,建议你自行下载。
农历是中国目前与格里历(即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人们习称“阴历”,但其实是阴阳历的一种,即夏历,并非真正的“阴历”。人们因为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因而常把夏历称为“农历”,但二十四节气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应该属于太阳历部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农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4. 农历农历的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谓“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
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节气和中气,在农历里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而且日期变动的范围很大。这样看来,农历似乎显得十分复杂。其实。农历还是有一定循环规律的:由于十九个回归年的日数与十九个农历年的日数差不多相等,就使农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农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节气和中气日期大体上是重复的,个别的相差一、两天。相隔十九年闰月的月份重复或者相差一个月。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十九年七闰法”。
一般情况都是这样的:正月,3月,5月,7月,8月,10月,腊月30天。
其余29天。
5. 农历这个字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中国人写的,用的汉字都是繁体字,它是相对于后来的简体字而言的,今天的港台及一些海外华人地区仍在使用繁体字,某个字的繁体字的书写样式有时并不是唯一的,比如简体“历”字,其对应的繁体有“曆”,“歷”两种,表示历法,历术时用前者,如“日曆”;表示经过,经历时用后者,如“歷史”。
如果是表示“推算季节时令的历法”这个意义的话,“农历”应写做“農曆”。
6. 农历的呀月
一年分365天,又分阳历十二个月,阴历也是十二个月,但农历有它自己的规律,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在阴历每个月之中,如正月就打春和雨中这两节气,依此累推,阴历分二个时间段,初一和十五展示天像,月亮的圆缺,阴历每天都由干支和地支组成两个字,表示阴历的每一天,阴历月份,还有大月及小月的区别,,阴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所以阴历区别很大
7. 农历的啥
十二月,也就是传统民间俗称的“腊月”。那么,农历十二月为何又叫“腊月”呢?
农历十二月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俗称为岁尾,有腊冬、残冬、穷冬、腊月、冰月、余月、极月、清祀、冬素、大吕等30多种称呼。其中,人们最熟悉和熟知的当属“腊月”。
在腊月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很多。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据汉代学者应劭的《风俗通义》载:“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又载:“阴历十二月也,以是月腊祭百神,故谓之腊月。”《隋书·礼仪表》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开皇四年十一月诏曰: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替之意。”意思是:阴历十二月,在这农闲的岁末,打猎获取禽兽,以祭祀祖宗和神灵,辞旧迎新,这种祭奠仪式称为“猎祭”。因“腊”与“猎”通假,“猎祭”遂写成了“腊祭”,因而年终的十二月被叫做“腊月”。
8. 农历的这个
农历一年为12或13个月,每个月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而定,为29或30天,闰年为13个月,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农历基本上以19年为一周期,由于农历一年约为355日,与地球年相差约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闰月,每19年要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也叫闰年,具体闰哪个月,则要视节气情况灵活而定。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闰月加到哪个月,以农历历法规则推断,主要依照与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相符合来确定。自冬至开始,逢单数为节气,逢双数为中气,如轮到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即为上一个月的闰月。 农历的闰月天数与正常月份天数一样,为29或30天。
扩展资料:
农历的优点:
1.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闰月的不发生频率和发生频率对应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没, 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连历月也大致对应太阳高度;
2.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最小,不易随意改动;
3.岁首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
4.阴阳合历,最体现汉民族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传统文化;
5.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它包含节气十分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
9. 农历的p
组词:末代、末日、末年、末尾、末梢、毫末、期末、颠末、末了、末节、月末
“末”,普通话读音为mò,“末”的基本含义为尖端,梢,如末梢、末端;引申含义为最后,终了,如末尾、末日。
在古文中,“末”通“瀎”,表示抹拭。
“末”,初见于金文时代,金文“末”字中的指示符号是在树的末端,表明树梢所在。后来逐渐见于秦朝小篆时代,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的“末”。
10. 农历的什么?
农历是一种以月亮运动周期为基础的日历系统,根据阴阳历中阳历每年365天以上与太阳转动周期相差为基础编制。根据农历,一年被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第一天是新月,15日是月圆。农历历法主要在中国和韩国、越南等国家以及汉字文化区域使用。相对于阳历,农历受到月亮运动周期的影响,因此节气基本固定,而重要节日则会随着月份的变化而变动,如春节、中秋节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日常生活、手工艺、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11. 农历的话
有口诀啊,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另外你记不住的话,就把你的拳头握起来,手背朝上。从食指靠近手背那个突起的骨头数起。
农历月小月大没固定规律,要翻万年历、日历之类的,那是专业人士推出来的。
阳历是 8月之前单数月大,7月之后双数月大。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邮箱jdap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