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生产地(芝麻生产地的地理环境特征)
1. 芝麻生产地的地理环境特征
由于芝麻茎杆直立,遮阴面积少,芝麻常用来与矮杆作物混作。例如与甘薯、花生、大豆等作物混作或间作。一般在甘薯地隔1-2行沟内间作一行芝麻或每隔2-4行花生间作一行芝麻。芝麻比较耐旱,而豆类比较耐湿,芝麻与豆类混作有利预防旱涝。 1、播期夏芝麻适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适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热量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迟到7月下旬。2、播种量:每亩用种量,撒播为400克,条播为350克,点播为250克。在土壤肥力高、病虫害少、含水量高的田块可适当少播。3、播种方式:有点播、撒播和条播三种。撒播是江淮地区的传统播种方式,适宜于抢墒播种。撒播时种子均匀疏散,覆土浅,出苗快,但不利于田间管理。条播能控制行株距,实行合理密植便于间苗中耕等田间管理,适宜机械化操作。点播每穴5-7粒种子。无论何种播种方式,浅播、匀播,深度2-3厘米为宜。 为了获得芝麻优质高产,科学合理施肥是关键。生产实践证明:给芝麻施肥重点在于时机和方法的把握,要求苗肥要“早”、蕾肥要“巧”、花肥要“重”,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配合,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做到底肥、种肥、追肥三肥配套,科学施肥,实现芝麻早发、稳长、不早衰。下面谈谈具体方法:早施苗肥:芝麻因为种子较小,加上往往底施氮肥施用过多,容易使幼苗旺长,形成高脚苗。因此,芝麻要结合早间苗、早定苗,看苗早施一次以速效性肥料为主的苗肥,施好苗肥是芝麻早发健长的重要措施。苗期肥以稀释腐熟的人粪尿或尿素为好,一般在定苗后每亩追施尿素2~3公斤,旱情较重时要先抗旱再追施或用稀薄人粪尿稀释后浇灌。对苗势较差的,还要采取“开特餐”的方法,追施提苗肥。芝麻追施苗肥,还要根据芝麻根系较浅的特点,尽量浅施或重点施于根部。巧施蕾肥:芝麻现蕾期正进入花芽分化时期,这时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旺。因此,施好蕾肥对芝麻高产举足轻重。现蕾肥一般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每公顷可分别施尿素75-150公斤,加施磷肥150-225公斤和钾肥75-150公斤。施肥时,对条播的可在距芝麻植株10厘米左右开沟条施或点施,施入10厘米深的土层中,以利根的吸收,施后覆土;对撒播的可将腐熟的饼肥或颗粒状尿素掺入细碎土中充分拌匀撒施,施肥后随即进行中耕松土掩肥。天气干旱时,施后应喷水以充分发挥肥效。也可采用浇淋方法,即每亩用尿素4~6公斤兑水200公斤浇泼于芝麻蔸部。此外,对缺硼地区和缺硼土壤还应酌情增施硼肥。重施花肥:芝麻进入开花期生长最迅速,此期吸收的营养物质占整个生育期间的70%~80%。为了能满足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可延缓叶片衰老,使芝麻生长旺盛,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增加花蒴的数量,后期稳长不早衰,使籽粒充实饱满。同时,花荚期侧根已开始大量形成,根系的吸收能力增强,植株的生长速度加快,对养分的需求量也显著增加。因此,要重施一次花荚肥,分枝品种一般在分枝出现时施用,单杆品种在现蕾到始花期施用。根外施肥一般用0.4%磷酸二氢钾,一般每亩用尿素5~8公斤兑水200公斤浇泼于芝麻蔸部,也可施用沤制的饼肥、人粪肥等。另外,在始花到盛花期,可进行根外追肥,方法是选晴天下午,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于叶片正反面,每次间隔5~6天,连喷2~3次。 1、间苗定苗: 要在3-4片真叶以前定苗,间苗至合理的密度。2、中耕除草: 从出苗到始花要中耕3-4次,封行以后不可再中耕,中耕结合培土,有利于排水防渍,防止倒伏。3、灌溉排水: 芝麻对土壤水分反应最敏感,既怕渍涝,又不耐长期干旱,因此必须注意灌溉和排水。4、收获和贮藏芝麻在成熟时要及时收获。因为芝麻含油量高,不宜贮藏。故进仓时种子含水量不能超过7%. 病害1、芝麻立枯病症状:芝麻立枯病是苗期常见重要病害。初发病时,幼苗茎部产生褐色病斑,后绕茎部扩展,最后茎部缢缩成线状,幼苗折倒。发病轻的尚可生还。病部皮层变褐缢缩, 遇有天气干旱或土壤缺水时,下部叶片萎蔫,严重的枯死。病原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低温多雨易发病。防治方法:用耐渍性强的品种如阳信芝麻、临沂芝麻、黄县红芝麻、冠县芝麻、单县芝麻、博山四棱白、双丰2中芝3号等。另:(1)精细整地,采用高畦栽培;(2)用种子重量5607的857福美双粉剂或257多福合剂、57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2、芝麻红色根腐病症状主要为害茎基部,茎基现褐色斑,初期病健组织分界不明显,后根部外皮变褐腐烂,剥去根表皮时内部呈红色,严重的全株叶片逐渐萎蔫,病株枯死。湖北、河南芝麻栽培区时有发生。病原不详。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多发生在土壤水分过多的低洼、积水地,或大水淹后, 根部窒息引致根部腐烂,生理机能衰弱,造成植株萎蔫死亡。防治方法:采用高畦或选择高燥地块种植芝麻。雨及时排水,防止积水。3、芝麻花叶病症状:病株出现花叶、皱缩, 茎秆扭曲、矮化,一般不结实或结蒴果小籽粒秕瘦。花叶扩展后变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毒可经汁液传染,由蚜虫以蜚持久方式传毒,种子不能传毒。能系统侵染大豆,心叶烟、三生烟等花叶表现。侵染番茄、甜菜时产生叶片皱缩、 卷曲畸形。不侵染菜豆、豇豆、绿豆、西瓜、曼陀罗、苋色藜和假酸浆。该病毒与西瓜 花叶病毒、芜菁花叶病毒、马铃薯病毒的抗血清不发生反应。病原暂称芝麻花叶病毒,属马铃薯>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大小。病组织细胞质或叶绿体中含结晶体、风轮状和卷纸形圆柱状 内含体。防治方法:(1)不与花生邻作或间作。(2)选用抗病毒病品种如湖北的八股叉、宿选5号、鄂芝1号、河南的郑芝1号、襄引55、柳条青等。(3)注意防治芝麻蚜虫。4、芝麻变叶病症状又称“芝麻公”。中国1980年在广东发现。染病植株矮化,叶片变小丛生, 节间缩短,花柄拉长,花瓣转绿,柱头伸长,长出叶子,病株不能结实。损失率39%左右。病原称类菌原体。在电镜下观察病株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可见到球形、椭圆形 菌体,大小不—。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传毒介体据印度研究是一种叶蝉。病原为害芝麻属的其他种和芥属及猪尿豆属植物。该病发生传毒叶蝉数量、种群密度、播期有关。播期早、叶蝉密度高易发病。防治方法:国外用甲拌磷或久效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结合喷洒异狄氏剂,可抑制该病扩展;种植抗病品种,如印度的Te103、E1036、Si1002、Si2556等。5、芝麻细菌性角斑病芝麻细菌性角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病菌有2~5根鞭毛。叶片、叶柄、茎、果梗和蒴果均受侵害。苗期即可发病,被害幼苗常在苗期死亡。叶上病斑初为水浸状小点,渐扩大为褐色至灰褐色多角形病斑,最后常呈黑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还常沿叶脉串连成条斑。在湿润时病斑上有菌浓溢出,而在干燥时造成穿孔。茎和叶柄上产生黑色条斑,后期病斑表面覆盖一层由菌胶分泌液干燥后所形成的薄膜。芝麻顶部被害后不能继续发育,蒴果病斑黑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蒴果内的种子常为黑褐色、干瘪。防治方法:防治本病应采取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抓好下述环节:(1)种子消毒。采用热药浸种或温汤浸种处理可消灭种子上的病原细菌,减少初侵染源。可选用温水48~53℃浸种30分钟,或硫酸铜2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500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恒温48℃热药浸种15分钟,或20%喹菌酮可湿粉1500倍液恒温48℃热药浸种15分钟。恒温热药浸种处理法较常规的温汤浸种处理法效果为优。(2)注意寻找抗病品种或抗病单株,选育高产抗病良种。(3)加强管理,抓好栽培防病。配方施肥;科学管水,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清洁田园,收集病残落叶烧毁。(4)及时喷药预防控病。在本病常发地区,应在病害尚未出现时喷药预防1~2次,发病初期连续喷药封锁发病中心。药剂可选用1:1:100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悬浮剂800倍液,或20%喹菌酮可湿粉1000~1500倍液,或1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粉800倍液,喷2~3次,隔7~15天1次,前密后疏,交替施用,喷匀喷足。 虫害有小地老虎、刺蛾、斜纹夜蛾、金龟子、萤火虫等,每亩用80%敌敌畏乳剂100mL或90%晶体敌百虫150g兑水75kg喷雾防治。
2. 芝麻产区
芝麻的产地主要在我国的安徽、合肥、湖南、江苏、湖北、云南等地区,芝麻又名胡麻,是胡麻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在热带地区和部分温带地区,养殖芝麻时,可以在每年夏季或者秋季时期进行播种。
3. 芝麻生长地区
芝麻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最适合的生长温度在20度到25度左右。芝麻的生育期比较短,一般在90到110天左右。芝麻的根系比较浅,不耐水涝,需要选择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对光照比较敏感,光照不充足户导致芝麻产量下降,芝麻籽粒含油量下降等问题。
4. 芝麻主产区
江西是中国继河南、湖北、安徽之后的第四大芝麻主产区,是我国黑芝麻第一主产省,约占全国黑芝麻总产量60%左右,是全国唯一的黑芝麻商品基地,也是黑芝麻重要的出口基地。芝麻可分为白芝麻、黑芝麻、黄芝麻等类型,黑芝麻向来被传统中药学视为滋补品,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钙、磷等矿物质,种植前景较好
5. 芝麻生产地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正确认识芝麻掐顶技术,在花期科学操作,就能提高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重视芝麻花期掐顶的作用,科学操作,保证提高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有一句俗语:芝麻开花节节高,比喻生活越过越有劲,人们事业蒸蒸日上。
芝麻是我们常见和常吃的食物,芝麻轧出的油非常珍贵,是食用油中的贵族----即“香油”或名“麻油”。芝麻和芝麻油广泛用来调馅、凉拌菜、糕点等,用途广泛,非常受大家的喜爱。
不过芝麻产量一直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那如何提高产量呢?
在不断摸索中,我总结出了对芝麻掐顶芯,可以提高芝麻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办法。那具体如何操作和管理呢?
掐顶芯不可随意操作,要掌握好时间、操作要领,才能提高产量,反之会阻碍芝麻正常生长,反而影响产量。
一、何为掐顶芯
掐顶芯在很多农作物上都有使用,是一种常见的管理方法。比如棉花,西瓜,葡萄等等。芝麻掐顶芯是在合适时间将芝麻最顶部的小嫩尖掐去,也叫“打顶”。
二、芝麻掐顶芯的好处
进行芝麻掐顶芯需要投入一定时间和精力,会增加不少成本,但是掐顶芯后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是看得见的,所以芝麻掐顶芯有重要意义。下面具体介绍以下原因和原理:
1、降低养分无效流失,使芝麻颗粒更加饱满,提高结实率
芝麻生长周期中,最顶部几公分会出现黄尖(掐顶芯位置),要么不开花,要么只开花不结实或者结实率低。
如果及时把顶尖掐去,这样使保留的芝麻夹得到充足的养分,减少养分浪费,使芝麻粒充分发育,从而提高产量。
2、增强植株光合作用,积蓄营养成分
芝麻生长前期叶片肥厚且宽大,此时的芝麻可以更好、更高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到生长后半段,芝麻叶片慢慢变窄,光合作用的受光面减少,产生的养分随之减少。
但芝麻生长后期是其生长旺盛期,此时需要大量的营养,掐顶芯可以减少养分消耗,保证芝麻夹营养供应。
据对某品种芝麻种植测试,分贝=别在开花后15天与18天做掐芯操作,植株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叶绿素的含量分别增加23%和25%。
事实证明掐顶芯利于延长叶片光合作用时间,提供更多养分,使芝麻在生成长后半段保持旺盛生长,达到产量提高的目的。
三、芝麻掐顶芯的注意事项
1、掐顶芯的时间
气温一般在20度或以上时,最适合芝麻开花、结果以及颗粒灌浆,从芝麻花落长出芝麻夹到成熟需要生长40天左右,所以最好在开花后23天左右进行掐顶芯。
掐顶芯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如果过早掐顶芯,由于植株未发育充分,浪费未长出来的芝麻夹的收获量,造成有效结实芝麻夹数量减少,导致降低产量;
如果掐顶芯过晚,由于芝麻顶端优势特点,顶部会吸收大量养分,是其余芝麻夹不能充分吸收养分造成空夹,颗粒不饱满,结实率降低等现象,从而导致芝麻品质下降,产量降低。
一般在芝麻初次开花后的20天左右进行,同时结合当地时间,气温,芝麻品种,生长状态不同,灵活掌握。
对于生长特别旺盛,气温高,光照充足使,可以适当推迟掐顶芯时间3-5天左右,对于长势较弱,温度偏低,天气不好时,可以选择提前掐顶芯,提前2-3天左右。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二次掐顶
根据试验表明,对于夏季芝麻来说,可采用苗期打顶和初花后打顶,两次掐顶芯可以获得更高产量。具体在管理上,第一次在第三对叶子半展开时进行,此时摘除主茎顶芯,迫使主茎分芽长出双茎。
在芝麻初次开花获得3周左右再进行第二次掐顶芯,后面的管理按前述方法即可,这种方式需要更充足的水肥管理,细心管理,适度的密度,保持必要通风和满足充足光照,就能保证芝麻的产量和质量。
四、掐顶芯时的细节
1、芝麻掐芯时,保护植株上其他叶片,保证这些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生成养分。
2、掐芯在顶部未变黄时进行,这时营养还没被顶部大量消耗。据报道河南芝麻研究中心研究结果,一般每年8月15日左右开的画都能正常灌浆结实。
其后的会出现瘪子,选择此时掐顶芯是合适的。实际种植中,很多农民朋友在芝麻顶部变黄后才掐顶芯,根本达不到掐顶芯的目的。
3、有人用给叶面喷施植物矮壮素方式,这是错误的,这样子无法替代掐顶芯的作用。
4、打顶芯时去除的是无效果节,已经正常开花结夹,并且已经有结实的果节不可以掐掉。
提高对掐顶芯提高产量的重要作用,只要科学管理,注意掐芯操作要领,加上常规生产管理,就可以有效提高芝麻的产量和质量。
只是实际生产中,很多农民朋友种植密度太大,掐尖还嫌麻烦,所以要想提高产量,必须充分认识掐顶芯的重要性。
6. 芝麻的种植地区
芝麻北方当然可以种了。
芝麻开花,节节高,马小小的芝麻粒种子放在普通的土壤里面,它就可以发芽长出绿绿的枝杆,到了一定的时候呢,它就会开花结果,就是小小的芝麻了。
芝麻它的生长环境不需要特别的讲究。
只要有光照有水分有土壤,它就可以生长的很好了,所以北方南方都是可以种植的。
芝麻呢,有黑芝麻和白芝麻。有去了皮的芝麻还有没有,去皮的芝麻,可以炸成油,也可以把它炒熟了做菜吃。还可以做成好吃的点心糕点。
7. 芝麻的生产地在哪里
南方黑芝麻糊正宗生产厂家是:广西南方黑芝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地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容城南工业集中区黑五类产业园。
广西南方黑芝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是国内上市公司——南方黑芝麻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南方黑芝麻集团以生产南方黑芝麻系列食品为主营业务。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邮箱jdap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