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课程开发策略(户外课程开发策略分析)
1. 户外课程开发策略分析
户外课堂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锻炼身体,意义是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更深刻的明白教育的意义
户外教育可以让小孩更多的接触大自然,去大自然中发现美。科技越来越发达沉迷于游戏、手机的小孩也越来越多,我们要学会去释放小孩子天性,去不断的调整。传统教育相对来说比较按照流程走,现在的小孩接触的知识面积太过于广泛,再用传统教育会让小孩子失去兴趣与沟通的魅力所在。所以针对于来说,教育方式要相结合,不要一味的压制小孩,要当做是平等对话交流,父母的责任在于如何去发现小孩的天赋,引导走上正轨。
2. 户外课程设计
定向拓展是指将定向运动和户外拓展训练相互结合,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户外体验式培训方式。
定向越野是一项时尚而且风靡世界的户外运动。它起源于瑞典,运动员凭借对地图的识别和使用能力,依据组织者预先设计的图上路线,借助于指南针和地图保证运动方向,在野外徒步赛跑,依次逐一到达各个检查点,以全程耗时最少者计为优胜。
3. 户外课程方案
体教融合是指将体育与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不仅能够在学校里获得文化知识,同时也能够进行体育锻炼。下面是一些体教融合实施方案的建议:
制定课程计划:学校可以制定一份综合性的课程计划,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进行体育锻炼。同时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科,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
建立体育场馆和设施:学校需要建立一些体育场馆和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可以建立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等设施。
组织体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活动,比如运动会、体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锻炼和竞赛的机会。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户外活动,比如郊游、徒步等,增强学生体魄和身体素质。
开展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可以邀请专业的体育教练或医生来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的体育活动,比如参加俱乐部、社团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建立评价体系:学校可以建立一套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体育和文化知识方面的综合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教融合的活动。同时,也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激励,鼓励他们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体教融合实施方案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来进行制定和实施。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确保体教融合工作的顺利推进。
4. 户外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体育学科的特点是:
1、相对于其他体育形态而言,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其突出的教育性和教学性。任何体育教育都是在教师(或指导者)的主导下进行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过程,亦即体育主体(对象)自身的学习和锻炼过程。
2、体育教育以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这些特征使体育教育同其他体育形态区别开来。
3、体育教育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只是学校体育。若把体育教育(狭义的体育)与学校体育画上等号,显然是不妥的。这不仅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而且会造成对学校之外的体育教育的忽视(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
4、体育教育中最普遍、规模最大的活动是学校体育和体育专业教育,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体现一种互动关系。
5. 户外游戏活动的课程理念与策略
休闲体育都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对增进人们身心健康,以及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语义学角度来讲,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以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满足身心需求的一种自觉自足的社会文化活动。如果说竞技体育是运动游戏的升华,那么休闲体育就是运动游戏的生活化。相对于其他体育形态(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休闲体育强调“因需而生”,突出参与的内在性、非功利性、体验性、精神愉悦性。
休闲体育是一个拥有广阔外延的概念,它包含大部分的体育项目。从“约定俗成”的角度来讲,生活中人们认为典型的休闲体育项目有:
(1)健身健美类休闲活动,如健身、健美操、啦啦队、普拉提、体育舞蹈、街舞、瑜伽等。
(2)康乐游戏类休闲活动,如跳绳、钓鱼、风筝、踢毽子、打陀螺、轮滑、飞镖等。
(3)运动竞赛类休闲活动,如高尔夫、野外拓展、自行车、越野车等各类休闲对抗项目。
(4)养生保健类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气功、五禽戏等。
(5)探险拓展类休闲活动,如登山、野营、攀岩、蹦极、跳伞、定向越野、漂流、溯溪、徒步穿越、自驾等项目。
6. 户外课策划方案
“亲子沟通,从心开始”——亲子关系心理讲座
一、活动目的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它延续着三代人的希望和传统。家长常常捉摸不透孩子的心理:“孩子的脾气从何而来?”“到底我的孩子在想些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对话越来越少?”······
在讲座中,讲师与大家分享如何理解孩子的想法,教会家长作出正确的回应,进而建立更好的沟通模式,使亲子间互信互爱。
二、主办单位
库伦街道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2日
上午:9:00—10:00
4、 活动地点
乌珠穆沁社区
五、活动对象
家长及孩子(10岁左右)
六、参加人数
20-30人
七、前期准备
1、活动宣传
在各社区张贴亲子教育宣传海报
2、登记及统计报名人数
3、会场布置
在乌珠穆沁社区张贴亲子教育培训横幅
4、其他细节
序号
项目
数量
完成时间
备注
1
心愿树
2张
2
纪念品
15份
3
签字笔
30支
4
签到册
2份
5
讲座课件
一份
6
便利贴
一本
7
分组图片
30个
8
呼啦圈
2个
9
跳绳
2根
八、活动流程
1、来宾在入口处登记后进行登记。
2、主持人上台,介绍到场的领导嘉宾。概述本次讲座内容并介绍讲师。
3、课程内容,分理论学习、方法教授、案例分析和亲子互动4个方面。
亲子关系团体心理辅导
活动主题:亲子沟通,从心开始
活动内容:
一、我说大家画
活动目的
让大家体验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等有效的信息沟通要素,明白在沟通中信息表达是否清楚与及时反馈的重要性;
活动时间
10分—15分钟。
活动道具
每人一张16K白纸和笔。
活动场地
室内
活动程序
1、第一轮请一名自愿者上台担任“传达者”,其余人员都作为“倾听者”, “传达者”看样图一2分种,背对全体“倾听者”,下达画图指令。
2、“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样图上的图形,“倾听者”不许提问。
3、根据“倾听者”的图,“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
4、第二轮再请一位自愿者上台,看着样图二、面对“倾听者”们传达画图指令,其中允许“倾听者”不断提问,看看这一轮的结果如何?
5、请“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并比较两轮过程与结果的差异。
注意事项
1、第一轮与第二轮两张样图构成基本图形相似;
2、两轮中的“传达者”可以为同一人,也可以为不同人。
邀请“倾听者”谈感受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如画得较准确的和特别离谱的,这样便于分析出造成不同结果的多种因素,从而找到改进的主要原因。
二、盲人之旅
活动目的
1、通过“盲人”与“拐棍”角色的体验,理解自助与他助同等重要。
2、让人感受了信任与被信任、爱与被爱的幸福与快乐。
活动时间
大约需要40分钟
活动道具
眼罩每人一只,复杂的盲道设计。
活动场地
室内与室外结合
活动程序
1、在背景音乐声中,每个人戴上眼罩扮演一个盲人,先在室内独自一人穿越障碍旅程,体验盲人的无助、艰辛、甚至恐惧。
2、所有人中一半人继续扮演盲人,另一半人扮演帮助盲人的“拐棍”,由“拐棍”帮助盲人完成室外有障碍的旅行。完成后交换角色重新体验。
3、所有人均扮演盲人,并两个盲人相互帮助到室外走过一段障碍旅程。
4、所有人交流:在不同情况下,自己不同角色的感受。
注意事项
1、本方案设计了三种情况的“盲人”之旅,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只做其中的一种。
2、障碍旅程的设计,应该有跨越、钻圈、下蹲、上攀、独木桥、上下楼梯等多种障碍。
3、“盲人”旅行过程中不允许用语言交流,最好配置适当的背景音乐。
4、在角色互换的旅行中“盲人”与“拐棍”最好不要选择同一人,以陌生的对象为好。
活动小结
播放背景音乐《懂你》,父母和孩子互相表达自己的情感。每人在便利贴上写下一句活动感言,贴在心愿树上。“亲子沟通,从心开始”——亲子关系心理讲座活动方案
“亲子沟通,从心开始”——亲子关系心理讲座
一、活动目的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它延续着三代人的希望和传统。家长常常捉摸不透孩子的心理:“孩子的脾气从何而来?”“到底我的孩子在想些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对话越来越少?”······
在讲座中,讲师与大家分享如何理解孩子的想法,教会家长作出正确的回应,进而建立更好的沟通模式,使亲子间互信互爱。
二、主办单位
库伦街道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2日
上午:9:00—10:00
4、 活动地点
乌珠穆沁社区
五、活动对象
家长及孩子(10岁左右)
六、参加人数
20-30人
七、前期准备
1、活动宣传
在各社区张贴亲子教育宣传海报
2、登记及统计报名人数
3、会场布置
在乌珠穆沁社区张贴亲子教育培训横幅
4、其他细节
序号
项目
数量
完成时间
备注
1
心愿树
2张
2
纪念品
15份
3
签字笔
30支
4
签到册
2份
5
讲座课件
一份
6
便利贴
一本
7
分组图片
30个
8
呼啦圈
2个
9
跳绳
2根
八、活动流程
1、来宾在入口处登记后进行登记。
2、主持人上台,介绍到场的领导嘉宾。概述本次讲座内容并介绍讲师。
3、课程内容,分理论学习、方法教授、案例分析和亲子互动4个方面。
亲子关系团体心理辅导
活动主题:亲子沟通,从心开始
活动内容:
一、我说大家画
活动目的
让大家体验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等有效的信息沟通要素,明白在沟通中信息表达是否清楚与及时反馈的重要性;
活动时间
10分—15分钟。
活动道具
每人一张16K白纸和笔。
活动场地
室内
活动程序
1、第一轮请一名自愿者上台担任“传达者”,其余人员都作为“倾听者”, “传达者”看样图一2分种,背对全体“倾听者”,下达画图指令。
2、“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样图上的图形,“倾听者”不许提问。
3、根据“倾听者”的图,“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
4、第二轮再请一位自愿者上台,看着样图二、面对“倾听者”们传达画图指令,其中允许“倾听者”不断提问,看看这一轮的结果如何?
5、请“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并比较两轮过程与结果的差异。
注意事项
1、第一轮与第二轮两张样图构成基本图形相似;
2、两轮中的“传达者”可以为同一人,也可以为不同人。
邀请“倾听者”谈感受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如画得较准确的和特别离谱的,这样便于分析出造成不同结果的多种因素,从而找到改进的主要原因。
7. 户外课程开发策略分析怎么写
湛蓝色的天空上飘着洁白的云朵,操场上是孩子们欢乐的身影。户外活动时间到了,今日他们选择的是纸筒。xx和xx两个孩子拿到了几个纸筒开始玩,xx负责扶住纸筒,xx负责往上叠加纸筒,不时有别的孩子来把纸筒推倒,但他们没有放弃,继续叠加,并不时为他们的成功欢呼雀跃。
两个孩子继续叠加纸筒,细心翼翼的,纸筒倒下后,他们又很默契的继续配合,在放的过程中,xx没有将纸筒全部对齐,纸筒摇摇晃晃的,细心的xx发现后,及时的将纸筒一个一个的对齐。
活动结束后,大部分的孩子已经进教室去休息、喝水了,操场上还剩下xx、xx、周昀棪、姜莉馨等几个小朋友齐心协力将纸筒一一的“送回家”。
行为分析:
在今日的户外游戏中,xx和xx两位小朋友对纸筒叠高异常的感兴趣,从游戏开始到结束,两个孩子一向在玩叠纸筒。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将纸筒垒高的呢?孩子采用了一个一个站立叠加的方式,在不断的尝试中、被别人推倒后,孩子们没有放弃,继续叠加纸筒,直至成功!在经过反复的叠加过程中,他们已经掌握了垒高纸筒的技能。
支持策略:
1.针对孩子今日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针对性的表扬,例如:xx和xx是两个人合作完成垒高游戏,以此带动更多孩子专注玩游戏。
2.小班的孩子乐于玩叠高游戏,可是只是局限小的积木,对于大型的材料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所以玩得花样也比较的单一,并且很多孩子也不能做到像xx一样专注,会出现用纸筒打闹,针对小班的孩子,不能完全的开放,教师还是有必要介入指导或提出玩得目的和规则。
3.在建构区投放纸筒材料,让孩子进一步探索纸筒的各种玩法。
小班户外观察记录 篇2
观察时间:20xx年xx月xx日
观察地点:草坪
观察对象:...
观察者:...
观察实录: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邮箱jdap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