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落榜人的职业规划(明清选拔人才方式)
1. 明清选拔人才方式
先秦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世袭制。选官标准是依据出身门第。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这种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兴盛衰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选官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选官制度的内容和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选官制度在古代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历了曲折复杂的进程:
先秦时期的“王位世袭”、“世卿世禄”制到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
汉代以来的征召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隋唐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科举制被废除为止,共约3000多年
2. 明清选拔人才方式是什么
说起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大部分朋友首先想到的是“科举制”。可是,科举制是由隋文帝杨坚开创的,在此之前,还没有这样的制度。
我国历史上选拔官吏的制度不止一个,有史记载以来,有多少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呢?五种,接下来,书生与大家一起来看。
世官制:
世官制,世代为官,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这一制度是先秦时期(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之前)的官吏选拔制度。简单点说,就是贵族世代为官。
比如说,某一家族的某一位成员成为官员。那这一家族的其他成员也会沾光。只要家族不倒,其成员就可以随时担任重要的官职。
这一制度在奴隶社会最为常见,到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衰落。
军功爵制:
这一制度,彻底打破了世官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战国时期,列国推行变法,打击旧贵族特权。比如秦国,秦国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正是有了这样的规定,秦国才得以成为列国中的强国,直到横扫山东六国,统一中国。
察举制:
汉武帝元光元年,中国古代全新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察举制”确立。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的制度。
这一制度较世官制和军功爵制高明的多,让管理层得到了众多的人才,让下层人士有进入管理层的可能。但是,弊端也多。天下有很多人才,能得到推荐的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才没有被举荐,他们终身未被录用。
当然,还有一个最严重的弊端,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控制。这样一来,被推荐的很多官员都是名不符实的。东汉末年的一首民谣,倒出了这一弊端: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四句民谣,切中要点。
九品中正制:
这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由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于黄初元年制定的。
首先,在某一地区设立中正官,就是对某一地区的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然后根据某人的家世(出身和背景)以及行状(品行)进行定品。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也能列上品。因此,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科举制:
这一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成为管理者,更有可能成为朝中权贵。科举制持续了1300多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制度。1904年7月4日,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进行,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刘春霖成为末代状元。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秀才资格,之后才能进入府、州、县学习,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因八月举行,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者叫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第一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春季举行,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进行策问,以定甲第,有时由皇帝委派的大臣主管。
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人数高达10万人。
以上便是我国历史上五大官吏选拔制度,在这期间,最初的世官制并没有完全废除,直到清末才正式废除。
3. 明清选拔人才的方式
1. 世官制
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 察举制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即察举制,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两汉的察举,主要是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察科目,所以人们也常说“举孝廉”。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
3.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朝时被废除。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由于中正官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等级森严的局面。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度虽然在当时看起来比较完善,但是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试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4. 科举制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4. 明清人才培养方式
汉代的时候“秀才”和大家熟知的“孝廉”都是地方上举荐的优秀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汉光武帝名为刘秀,为了避讳,所以秀才一度被改名为“茂才”,不过三国时改回了“秀才”。
直到隋唐时期采取科举取士制度,秀才才开始逐渐成为读书人的特称。隋朝最初开科取士,就称为“取秀才”。
唐朝更是设立秀才科,但是由于要求太高,导致无人问津,后遂废除。但是至此,“秀才”一词一度成为读书人的统称。
到了宋代,只要是参加过科举考试的,都可以称为“秀才”,所以宋代的秀才含金量是真的不高。
不过,明清之后“秀才”的意思逐渐确立下来,有了一定的门槛,需要参加科举并取得“生员”资格的才能称为“秀才”。
明清时期的读书人成为了“秀才”可以说是他们一个尴尬的时期。为什么呢?因为成为秀才只是读书人十年寒窗的一个肯定,“秀才”之名除了免除徭役,赋税,找县官提建议等特权外,不会得到国家的俸禄供养,许多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往往还要受生活的毒打,所以,许多的作品无论是文学的还是现在的影视作品中,读书人的形象,尤其是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形象大抵都是瘦弱,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这里不得不感慨一句,艺术源于生活嘛。
明清的秀才除了生活上的尴尬,还有对于功名的尴尬。中国古代传统的社会阶层分为“士农工商”,虽然“农”的地位也不低,但是终究在士之下,想让一个十年苦读获得了入仕的“入场券”的秀才放弃功名,种地经商养家,无疑是比登天还难的
5. 清代怎么选拔人才
清代官员人才选拔分三大类:
一类:通过科举取仕。这种方法通常汉人只能通过科举而取仕当官。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汉人只能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能去事业单位上班。
二类:八旗在编人员或者皇室成员顶职取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满族人,因为满族人除了通过科举还可以“顶职取仕”。最著名的就是和珅,他当初是八旗在编人员,不思读书,所以没办法科举取仕。但等到他工作年龄的时候,便顶替了他祖上留下来的“八等轻车尉侯”的称号,去皇家仪仗队当了一名司仪。按现在说法也算是事业单位正式在编的人员,吃皇粮的。三类:通过高官举荐为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是清代决策层的高官。最著名的就是李鸿章。他临终前,留下“遗折”。举荐袁世凯接任他的职务,遂后袁世凯便拾得了李鸿章的政治遗产,为他经后篡夺革命果实积淀了雄厚的资本。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邮箱jdap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