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理财 > 正文内容

新闻传播业的职业规划(新闻传播业的职业规划怎么写)

2023-05-08 13:22:15职场理财1

1. 新闻传播业的职业规划怎么写

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传媒业正面临其存在以来最深刻的重构:一方面,获取信息越来越快捷便利让人们喜悦地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信息红利;另一方面,人们既在信息爆炸的现实里感到困惑和迷茫,也在越来越去中心化的媒体中失去了社会认同的坐标。

新闻传播业的职业规划(新闻传播业的职业规划怎么写)

在未来,传媒业将会经历怎样的裂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又将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方兴未艾的知识付费,又将走向哪一条转型的车道?

我们当下时代存在一个让大众感同身受的事实:信息爆炸。在信息化时代来临前,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数量有限。信息匮乏成为普通个体的一大痛点。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全社会层面的席卷,信息爆炸、信息泛滥早已取代信息匮乏,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特征。个体面临的痛点,从信息的匮乏与缺失变成了缺乏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以及缺乏在这些信息中去伪存真的能力。

对未来传媒业的判断,很多人使用了纷繁不同的概念:中心化、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等等……同一化和个人化,是为了新闻产业不可忽视的难以逆转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同一化”。同一化是指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让人类共同体的概念正从想象变为现实,导致个体所关心的信息地域被无限放大。正如当下的中国网民“对中国乃至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领域发生的新闻都会产生了解与获取的欲望。从美国的总统大选,到澳洲新西兰的奶粉价格上涨,乃至某个欧美偶像明星的私人生活,都会引发大量受众的关切”。

因此,对人类共同体的感知,一方面导致个体试图获取的信息量呈几何指数增长;另一方面,信息量的扩大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资讯提供者。不过,生产者的数量增长并没有提高资讯内容的质量。存在着大量的重复信息、剽窃而来的信息。同一化,在导致信息大量增殖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信息垃圾。

其次是“个人化”。个人化是指信息的分化不再基于传统媒体机构的内容编排方式,而是基于个人偏好。目前,按照个人偏好进行资讯分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大行其道,尤其是基于个人兴趣、地域、工作领域的定制化,已经有大量受众将其作为常态化的资讯消费方式。

个人化迎合了当下私人订制的用户需求,但不可忽视的是,“过度的个人偏好算法、资讯获取的圈层化可能造成社会互信破坏、固有成见加深、共识割裂”等问题。新闻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是通过为社会提供自由舆论的场域同时,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因此,个人化走向极致后,其实是与新闻业的理想与目标相悖的。

同一化与个人化的确能带来数量意义上的“信息民主”,但制造垃圾信息以及瓦解社会共识等弊端也不能被忽视。未来的新闻业一定不再是单纯地向受众报告事件,因为它的门槛已经越来越低,而是向受众提供对事件有价值的观察与分析框架,呼唤新闻价值本位的回归。

在传媒领域,争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没有意义“我一直认为,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划清界限没有任何意义”。

一方面,从内容生产的角度来看,受众并不在乎内容的来源与渠道,而是在乎内容的质量。所以,“其实不应当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分,而只有做得好与做不好之分”。

另一方面,从内容生产者的角度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生产者方面早已实现了“融合”。许多新媒体的大量主力工作者本就出身自“传统媒体”;同样,传统媒体本身也在朝着新媒体的方向进行转型实践。所以,内容质量的优劣,归根结底在于内容生产者自身的素质高低。

目前,许多媒体都在朝着“中央厨房”式的内容生产形态进行融合。“无论处在哪个时代,那些内容生产质量更高、对受众需求感知更敏锐、产品和技术迭代更快更好的媒体内容产品,就更有希望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财新打造自己内容产品的思路,同样基于产品的内容逻辑而非划分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媒介逻辑。基于多年来不断的高质量新闻报道,财新周刊和财新网作为国内财经类报道的权威信息来源,已经建立了很坚实的品牌和受众基础。而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财新周刊App同样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目前两个App累积下载量已经接近2000万,成为目前核心用户群进行消费的一个新的主要渠道。

“载体形式显然并不是新闻内容生产的核心,内容生产的核心逻辑并没有改变,依然遵循‘5W1H’原则”。所谓的5W1H,是指新闻的内容生产逻辑遵循着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人员(Who)以及方法(How)这六个方面进行思考并搭建内容框架。

只有依据经典的“5W1H”原则形成新闻产品的核心内容后,用何种载体对核心内容进行呈现才构成一个重要的思考议题。“如何让内容以最适合的呈现方式出现在不同媒介载体上,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改进的工作”,并且在不同时期,“最适合”的答案也会不断变化。

在媒体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坚持自己的风格和保持开放式的变化永远是媒体实现发展和裂变所必须依赖的基因。内容长期以来以准确、客观、严谨、克制的风格著称,在不同的媒介上这种内容风格始终如一。但在保持风格的同时,并非意味着财新不会做出任何改变和适应,走向封闭。相反,无论是在文字长短、行文结构,还是在多媒体内容制作等方面,财新的内容都在不断演进。

知识付费的风口,变化很快。知识付费在近两年来风生水起。不仅产生了一批以售卖知识为生的、更加专业化、碎片化的“意见领袖”,也产生了以知乎Live、得到、分答、喜马拉雅等有影响力的知识付费平台。似乎在传统的教育培训(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与普通的免费信息获取的中间地带,产生了一片内容丰富多彩的新生知识的领地。

对于平台来说,许多“慢公司”视知识付费为平台实现用户变现走向盈利的重要战略;对那些以大V为代表的知识答主而言,它们个人的长期知识储备如今有了一个可以实现变现的机会与窗口;而对于大众来说,只需要付出一点费用,就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到你想感兴趣的任何知识内容。

因此,这块处女地被迅速地占领,各方角力其中。即使如豆瓣这样的“慢工出细活”的公司也打造了知识付费产品“豆瓣时间”,白先勇说红楼梦的内容营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佳绩。知识付费也逐渐成为新闻中的高频词汇,北美留学生日报宣布打造知识付费平台“出国大课堂”,新世相上线了“新世相读书会”,就连咪蒙也开课“教你如何实现月薪五万”。

面对知识付费领域的方兴未艾,不论知识付费以何种面貌出现,所谓的“知识”本质上也是内容。“知识付费也好,新闻付费也罢,消费者都是在为‘于己有用’的内容才会发生付费行为。目前,知识付费课程大多集中在财经、投资等自己多年深耕且专业性强的内容领域。

从知识答主的角度看,知识变现同样遵循着“二八效应”。头部大V由于具有名人效应更加容易实现商业变现,而对于底部海量的答主而言,即便他们的内容有价值也无法通过现有渠道实现变现。同时,由原本拥有专业性知识的草根崛起为拥有一定社群粉丝号召力的大V,其实际转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何释放底部海量知识的商业价值有待思考。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非常迅速。这其中,有获取专业性知识的教育需求,有获取名人八卦隐私的娱乐需求,有打磨消耗时间的心理满足需求,有扩展人际关系的社交需求。需求的多样性和用户对其中某个细分领域的疲劳都导致知识付费的“风口”变化很快。

从知识付费平台的角度来看,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改变。随着用户逐渐走向冷静、目的变得更为明确、要求更高,原有的扩大知识付费品类、提高内容丰富性的策略将逐渐失效。可以预见,未来知识付费模式将沿着社交化、强运营、垂直化、精细化等方向继续发展。

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好的内容终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样,在资讯类新闻落寞的同时,以深度调查报道为代表的新闻媒体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它越来越需要更有力的渠道分发和呈现包装,从而实现其影响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是当下最好的注脚。

2. 新闻传播学职业规划

武大的新闻传播学就业情况比较好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各种传播现象的学科。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凡是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当代文论、经济学等等,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本来,传播现象贯穿于与人类相关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各个学科都面临着从本学科角度出发的各自的传播问题。现尽管在学科管理上还有新闻学、传播学的区分,但在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活动中,一定要区分这两者倒是有些令人做难的事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已成定局。

3. 新闻传播职业生涯规划

因此,学习和研究新闻传播学的目的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 以“学”事“术”,避免盲目操作。

所谓“学”,是指对新闻传播规律的研究与探索;所谓“术”,是指新闻采编的技巧与方法。

以“学”事“术”,就是利用新闻传播理论指导新闻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探求客观规律。

对于新闻传播有无客观规律,新闻传播能否独立成为一门“学”,国内外始终存有不同看法。

但绝大多数的专家学者和新闻职业人还是承认有“学”无“术”不可用,有“术”无“学”不可取;承认以“学”和“术”同等重要,不可贬低、轻视和抹杀任何一方;认为有了“学”之引导,“术”会更有用武之地,以“学”指导之“术”的运用,比无“学”之指导的盲目操作,效益与成果要好得多。

事实上,新闻传播规律客观存在,新闻传播时有规律可循的。

我们研究新闻传播学,就是为了了解和驾驭这一规律,自觉地指导新闻传播活动,避免盲目操作。

(2) 提高新闻实践经验总结与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水准在信息十分发达、媒介高度繁荣的今天,在现代信息产业正突飞猛进的新时代,要求新闻传播科学无论在应用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有一个大的根本性的突破。

而突破的唯一的途径,是提升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水准,强化这一研究的科学性。

面对这一历史性的要求,我们比学全面、系统地加强对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以求对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与把握。

(3) 以新闻传播理论指导传播时间和史学研究对于在校攻读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学生,以及作为继续教育的一部分而再读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新闻传播理论是一门以基础理论为特色的骨干课程,是应用课程和历史课程的先修课。

这是学习新闻传播学的第三个目的。

因为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应用部分和历史部分来说,新闻传播学的理论部分可以说是它们的认识工具与入门途径。

4. 新闻专业职业规划

一政治思想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者。

任现职期间,出现下列情况,按相关规定执行:

1.近3年内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1次以上者,延期1年申报;被确定为“不合格”1次以上者,延期2年申报。

2.受到党纪、政纪“警告”处分并按规定解除处分者,延期2年申报;受到“记过”及其以上处分并按规定解除处分者,延期3年申报。

3.已定性为技术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或在申报评审中弄虚作假者(伪造学历、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以及职称考试违纪受到查处),3年内不得申报。二学历资历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满3年。

2.获得硕士学位或双学士学位,取得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满4年。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满5年。

三外语条件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一门外文资料,按规定参加全国或全市职称外语相应级别考试,并取得有效成绩。

四计算机条件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运用计算机完成本专业及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按规定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应科目(模块)考试或全市职称计算机相应级别考试,并取得有效成绩。

五继续教育条件按照《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有关规定,任现职期间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应不少于100学时。

5. 新闻传播职业规划书2000字范文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传媒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09-2019年,中国传媒产业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根据统计,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7664.2亿元,突破了7500亿元大关,而且增长幅度保持在12.34%的较高水平。2013年,中国传媒业总产值为8902.40亿元,同比增长16.16%。

从传媒产业各行业的市场结构看,2012年,互联网业务(网络加移动增值)规模达到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41.7%,与2011年的41.8%相比变化甚微,保持了与传统媒体二分天下之势。传统媒体中,电视市场不但保持最大的市场份额,且较上年的18.7%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广播、期刊、音像、电影等媒体的市场份额变化不大,报纸的市场份额从12.37%下降为9.8%,成为2012年最大的输家。

中国的传媒行业结构是由不同传媒形态构成的,主要包括报纸、图书、期刊、广播、电视、电影、音像、互联网、移动媒体、广告等十大行业。除图书、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传统传媒形式外,以科技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互联网行业中不断涌现出包括微博、物联网在内的新兴传媒形式,这些传媒形式的现实状态可以通过下表中的主要数据进行描述。

从近年来传媒产业形态表现也可以看出,报纸、期刊、图书、音像等产业无论产品种类、企业数量都没有明显变化,产业基础发展缓慢,缺乏活力。相应地,电影院数量、银幕数量连年增加直接反映了电影产业的持续增长;网民数和手机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也是网络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前瞻分析认为,未来我国传媒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具体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传媒业或陷入马太效应,强者愈强: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具备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包括已上市的比较强势的文化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社会资本可以和传媒资本互相借力,加上不少非时政类报刊已完成转企改制的任务,我国传媒业未来的发展将有更好的遵循市场化原则运作的环境;

二、“三屏合一”、“报网屏”互动的趋势: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发展势头强劲,使传统媒体受到严峻挑战;

三、赢利模式成为衡量传媒业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传媒业转企改制完成后,将会接受市场的考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投资和运营;

四、从单一经营向多元化发展:2013年1月,梅花网发布的《梅花网中国报刊广告投放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报刊广告市场规模整体跌幅为12.6%,近十年来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这既有新媒体的因素,也有经济形势的影响,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给传统媒体敲响了警钟:单靠广告难以维持媒体的发展。

1、新闻敏感24小时

记者、编辑是需要随时都保持新闻敏感性的,无论是在值班还是不值班的时候。毕竟更多的新闻是发生在办公室外的生活中。可能你在陪情侣逛街、购物时的一个新发现,就能为你带来一个精彩的选题。

关键词:随时想想——这事能做什么题

2、馅饼专砸勤快的人

西方人讲:“自助者天助”,中国人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法晚人说:“只要跑动了,一定有收获”。

勤跑动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接获选题后在各事发现场间有目的跑动;二是在没有明确选题时,在新闻高发区“扫街”,寻找挖掘新闻。

根据众多社会新闻记者的实践,请你相信,只要你到了现场,而且肯动脑子思考选题,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事就会降临。

3、不要放过每个细节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记者要有“福尔摩斯”的观察力。新闻现场往往有很多关键细节能反映出新闻的本质,找到它,并挖掘下去,就能把事件的脉络捋出。

比如,去年冬天,在海淀万泉河发生一起妇女落河的事件,路人们纷纷下河施救。记者赶到现场后,发现其中有一名见义勇为者穿着军裤和病号服,十分特殊。经过采访,发现他是一名在附近309医院治病的军人,出来散步时发现此事,冒着加重病情的危险,跳入冰河。这个细节的加入,使一个普通突发事件多了一层人性的深度。

4、学会逆向解析现象

很多现象,从正面看平淡无奇,但反过来向源头一追踪,却能发现重大选题。

比如,海淀一带年前开始拆迁,这本是一则再正常不过的市政改造新闻。但记者深入追根溯源的采访后发现,拆迁后,该地段很可能是卖给了宜家,这事就大了。宜家要从马甸搬进中关村,将影响城北地区商业格局的变化,也使中关村没有生活消费区的情况发生改变。

5、多交朋友发展线人

多个朋友多条路,在负责的口内、社区或领域广交朋友,将会给你带来用之不竭的消息源泉。

线人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中职业,他们多出身自摄影爱好者,喜欢拍摄社会新闻,热线机动记者尤其应当多发展这样的线人,使自己更加耳聪目明。

跑口记者在口内应注意发展“官民两条线”,毕竟有些话题让官员直接表态不是很方便,这时行业内的专家、研究者的发言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6、扩充知识勤于思考

记者、编辑是杂家,知识面窄是“吃不开”的。平时勤与丰富自己的知识,培育社会责任感,一旦新闻线索来到身边,才能准确判断它的价值,正确的予以利用。

7、尝试寻找第二落点

作为报人,应当养成每日看报、看电视、上网的习惯。这不仅是了解自己的竞争者们做了什么?如何做的?也是在给自己寻找新闻线索。毕竟——网络、报纸、电视是记者、编辑寻找新闻线索的重要途径。

不要因为人家已经报过了,就轻言放弃。因为很多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很可能是被对方编辑误处理的宝藏,通过你的分析和判断,没准就能找到精彩的第二落点。

8、不要轻言这事报过

在报纸采编出版过程中,编辑、记者经常会遇到一些似曾相识的选题。不要急于说:“这事报过了”。而应认真判读这个选题究竟是旧闻?还是在老事件的基础上有了最新发展?亦可是对前面事件的彻底颠覆。在判读过程中,很可能一则大新闻就孕育而生。

9、动态事件一追到底

我们常常忽略身边的一类新闻资源——我们曾经报道过的新闻人物或事件现在怎样了。很可能以前你做的一则常规报道,现在已发展成为重大的事件。因此无论编辑还是接着,都应当在留存报道资料的前提下,经常回顾一下,看那些似乎陈旧的选题,在今天能否生成一个新的主打。

10、切忌扎堆相互串题

在一个新闻发布会场,或一个突发事件的现场,你经常会遇到外报的同行。大家可能是以前的同事,或哥们儿;在一起采访也确能给不愿意透露消息的当事人以压力。但这时你要注意了,别只顾着哥们间配合的热热闹闹,等大家的稿子第二天见了报,大吃一惊的可能正是你。

因为人家对现场细节的挖掘、事件深度的思考很可能都远胜于你,而你所写的人家都有。别相互串题,再熟的哥们儿在这时也存在竞争,开动脑筋,设计优于他们的独家问题,才是大家在集团采访时应注意的。

二、记者采访的“八要”、“八不要”

(一)“八要”

1、采访要用“眼耳手嘴”

采访应是全身心的,而不仅仅是用嘴问,用耳听,眼睛对细节的捕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手中数码相机、录音笔的使用应能为“眼看、耳听”提供更好的帮助。 “眼耳手嘴”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2、录音笔、采访本要配合使用

不要过分依赖录音机/笔,要知道回来整理录音资料的时间,可能比采访本身还多。录音设备应与采访本一起使用,录音设备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采访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其表情;同时,在采访本上,还应当记录被采访人的关键语段在录音笔上的时段与位置。

3、提问要提封闭问题

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无边闲聊”。

4、要想生动举例提问

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如……”;“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对方回答的方向引向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同时也能更有效的利用时间。

5、前者答案要接着用

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望被访者会完整的理解你提出的问题。掌握滚动式采访的技巧,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你对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6、手里要有业者名单

记者的基本功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专家或业内人士的名单,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7、深度报道要勤写

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8、批评报道要公正

采访,尤其是批评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并在文中予以体现,以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二)八不要

1、采访不要全靠电话

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此种采访方式也有毙病,电话采访无法实现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

记住“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这句北青报的格言;一定不要把它变成“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的电话”。

2、独家提问不要冒头

在新闻发布会或记者云集的场所,如果有较好的业源关系,独家视角的提问可以放到会后,在台下再单独问;否则,就只能与众多同行“分享”你的智慧结晶了。

当然,如果在会上当众提问是你唯一的选择,你就应当勇敢的举手。

3、不要拿“找不着人”当理由

任何一个采访,尤其是精彩的选题,被采访对象往往不会轻易接受采访,这就需要记者施展各种本领,或软磨硬泡,或迂回进攻,一定要尽全力挖掘与事件核心元素有关的当事人。“找不着人、人家不肯透露”绝不能成为搪塞编辑的理由。

4、专家面前不要装

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5、不要直接上网扒稿

我国新闻主管部门有明文规定,不得直接刊发网上内容。网络是我们很好的消息源、线索库,但也确实存在不少待核实的东西。直接从网上扒活儿,不仅有偷懒剽窃之嫌,而且容易造成报道失实,因此这部分内容要经过核实后再转化成自己的稿件。

6、重要会议不要早退

记者在出席中宣部、市委宣传部、各主管部门召集的正式会议时,不得迟到、早退,以免影响本报的形象。

7、采访安全不要忽视

人身安全、器材安全、选题安全是记者在险恶采访环境中必须注意的。

人身安全是一切的基础。我们支持记者在危难险阻关头的挺身而上,但如果那是以人身安全为代价的,报社则不予支持。同时,记者应注意学习和锻炼险恶环境下自保与生存的知识、技巧,以备不时之需。

采访器材既是个人或报社的资产,也是采访留证的工具,更关乎记者的荣誉。平时记者要很好的维护器材,如果在采访时,当事人要抢夺器材,记者应奋力保护。

在现实中,一个好的选题未必能顺利的刊登见报,经济、政治、人情等因素都可能对其产生干扰。因此,记者从采访阶段起,就应注意保护选题,不象无关的人透露选题内容,对采访对象要智慧的解释选题方向等。

8、留证不要盲目而为

留取证据是纠纷类报道采写中,记者必须要做的事。但留取什么样的证据却很有讲究。一句话,要留有效证据。一但当事人对报道不满,进行到诉讼程序,有效证据就成为关键。

有效证据包括当事核心人物的采访录音、录象,关键场面的图片资料,负责调查事件的主管部门的采访记录等。

三、撰写稿件的“十八项注意”

1、先定标题再写正文

新闻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增强文章逻辑性。记者撰文讲究“指哪打哪”,力避文章“打哪指哪”;让人看后不知所云。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2、消息多用固定结构

结构: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导语应提炼最有效细节,以打动读者往下看;时间、地点、人物等新闻要素(5w)要写全。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信息的全面。必要时,可在文后单独链接相关事件。

切忌拿时间做文章的主轴,记流水帐般“娓娓道来”。

3、多用动词少用形容

写作时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文章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使文章生动起来。诸如“因为……所以……”、“而且”、“虽然”等间词也要少用,以免影响稿件的紧凑与节奏。

4、勤着掰段别超3句

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50字,两至三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篇幅如果超过1000字,每300到400字要有一个小标题。

5、严控篇幅当舍则舍

《法晚报》是一份四开小版幅的报纸,无广告时的整版刊文量不到4000字,每版刊发条数在8~10条左右,加之图片所占版位,每条消息的上限锁定400字。

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切不可想到哪,写到哪,最后把编辑和读者带d..了算。

6、细节取胜但别沉溺

消息以精彩的细节取胜,但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是好的,但一定要有提领意识,不要把现场和细节简单堆砌了事。

7、用事说话少发议论

作为传媒,记者只有“搬运”新闻的相关场景与元素交给读者品位的义务,却没有自己随便点评的权力。但“搬运”那些场景及当事人的语言,却是需要记者用心的。

8、称谓别忘尊重人权

在撰写司法类报道时,对文中当事人的称谓一定要根据依法处置的进度而定,如犯罪嫌疑人等;不可将其所犯罪行或违法行为与起称谓组合,如“骗子王某”、“强奸犯李某”、“妓女岑某”、“小姐赵某”、“无照小贩张某”等。

常规报道中,应注意对来京外地人员的称呼,不要带有地域歧视,哪怕是隐性的:如“张某某是河南人”、“山西人陈某”等。

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报道,应采用化名,同时在配文图片中应使用技术手段保护其肖像不被正面刊登。

9、消息出处要写准确

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第一要务。采到了哪个人或单位,一定要出处清晰,写全姓名;谁说了什么,一定要直接引语,并留足证据。这也是预防日后纠纷/冲突的重要手段。当然,在一些采访中,线人不愿暴露,或当事人尚未成年者,可单独考虑。

10、用好直接间接引语

是否使用直接引语不仅关乎消息内容的准确,而且关系到日后会不会惹官司。

我们鼓励大家多用直接引语,多用短而精,且准确的直接引语。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时要记录准确,留证充分、有效。否则,一来被访者可以说自己没说过,二来他可以说你歪解其意。

切忌为了方便,把被访者没表达的意思,用直接引语的方式编造出来。间接引语也要讲求准确。

11、文章署名要规范

消息类稿件,在文前署“本报讯(记者某某)”;热线体稿件,在文前署“本报某某报道”;通讯、特写、综述类大稿,在文后署“文/本报记者某某”。

为鼓励记者自采稿件,不鼓励与通讯员联合署名;凡采用通讯员的稿件超过8成的,不许再署记者名称;凡采用了通讯员稿件中部分内容的,要把通讯员名字署在记者之前;联合署名稿件,只按半条记工作量。

12、稿件体历心中有数

新闻版上的稿件分为:消息、通讯、特写、综述、言论。

13、专业术语多加注解

不少领域,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如财经、科技、通信、法律、医药等,记者在撰写此类稿件时,经常需引用专业术语,这就需要勤加注解。毕竟读者不同于熟悉业务的记者,一个在业内经常使用的专业名词,却很可能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如“高开低走”、“3g手机”、“isdn”、“固体燃料”、“举证倒置”等。

14、数字要准不可连用

稿件中使用数字要准确,应与原始资料反复核对。对于在文中列举的以数字排序的并列内容,最后要再数一遍,不要出现“前面说是八大方面,后面实际只有七项”的乌龙情况。

对于成就报道,特别是统计报道,记者往往爱用一连串的数字来勾勒描绘,这会让读者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最好是用形象的比喻,如果一定要用数字,一段内不能连续使用3个。

15、多用全称少用简称

根据新闻的准确性原则,稿件中第一次出现的government部门、公司,以及当事人的头衔、姓名,要使用全称。此后再次出现,可以使用简称。

少用“张局、王队”这样的昵称,尽管那能体现出记者的业缘关系良好,但读者却可能不知你在说谁。

16、准确运用“的、地、得”

稿件中“的、地、得”的混用,经常给校对凭添工作量。要严格依照字典上的规范,区别它们间的不同使用环境,准确运用。

的:用在定语后面或用在谓语动词后面

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

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

17、标点符号要写明

标点符号是帮助编辑和读者顺利读懂文章的工具。记者在写稿件时,必须忠实遵循语法规则,使用各种标点符号;禁止整段“一逗到底”。在电脑文本格式的选择上,也要确定中文标点全角模式,避免给照排拼版带来困难。

18、行文规避几大忌语

如“记者看到、记者听到、记者迅速赶到现场”,这种突出记者在采访中的行为的方式,有时会让读者感到造作;可就事论事,直接描写现场。

6. 新闻传播专业职业规划

你好,我现在就是新闻学专业本科的学生,如果是综艺节目策划的话跟新闻学还有传播学没太大关系诶,然后新闻传播学只是传播学的其中之一,所以我个人觉得要是你想为今后从事综艺节目策划拿到一个敲门砖的话,不如考虑去考一考广播电视编导之类的专业,像我们新闻学本科学的大多是新闻策划,就是策划汪峰上头条这种,和综艺节目半毛钱关系没有...

学校的话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就不说了,高端冷艳上档次很难考的...其次有些学校报考的人数多而且分数极高,是隐形的高端冷艳...例如:南京师范大学(因为我就是这里的,真的太难考了)你可以考虑考虑苏州大学和其他的师范类学院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邮箱jdapk@qq.com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自我职业规划(自我职业规划思维导图)

自我职业规划(自我职业规划思维导图)

1. 自我职业规划思维导图入职的工作目标及追求2. 自我职业规划报告一、大体的方向要确定下来,就是你决心从事什么行业。二、时间要确定下来,一般定个三年、五年。在第一个三年了,你要做什么,你要怎么做。然后就是五年内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或者你要在这个规划里实现你的什么梦想这类的。三、对行你选定的行业,...

八爪鱼型人格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八爪鱼类型的人适合的职业)

八爪鱼型人格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八爪鱼类型的人适合的职业)

1. 八爪鱼类型的人适合的职业用料葱(我用的是毛葱,比较小) 2颗姜 7片香菜 若干孜然 一勺天津同生蒜辣蓉酱(其他酱料也可以) 1/3袋八爪鱼 一斤酱爆八爪鱼的做法先做准备工作:1.葱花2.4片姜切丝,3片备用3.香菜洗好清洗八爪鱼:我买的是已经清理好的,所以水洗5遍即可,把水沥干净切段:将八爪鱼...

试用期离职原因个人总结(试用期离职原因简短实用)

试用期离职原因个人总结(试用期离职原因简短实用)

1. 试用期离职原因简短实用你好: 试用期是针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的一种考核期限。 根据1995年原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试用期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 《劳动法》第32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

户外pk惩罚冷静(户外游戏惩罚搞笑有趣的)

户外pk惩罚冷静(户外游戏惩罚搞笑有趣的)

1. 户外游戏惩罚搞笑有趣的集体游戏惩罚就是通过趣味性的体育运动,达到惩罚的目的。多用于户外集体活动,方法有很多,但因为道具的限制,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最简单的游戏。方法/步骤很多游戏的名字叫法不一,但是方法确是一样的,我们在组织的时候也可以根据人员、场地的不同及时的修订游戏规则。第一个游戏:走鸭子步...

条子户外做惩罚(户外小游戏惩罚措施)

条子户外做惩罚(户外小游戏惩罚措施)

1. 户外小游戏惩罚措施1 缉毒松鼠是经过专业训练后才能够完成缉毒任务的。2 训练师会根据松鼠的天性和行为习惯,逐步培养它们对毒品的嗅觉敏感度和识别能力,同时也会训练它们的行动能力和听从指令的能力。3 在训练过程中,训练师会使用类似于游戏的方式来激发松鼠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其更积极地参与训练。此外,训...

老师职业个人陈述(教师职称个人陈述)

老师职业个人陈述(教师职称个人陈述)

1. 教师职称个人陈述牢记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答辩技巧,更容易通过评审!!  1、仪表问题:进入答辩室就要给专家起码干净整洁的形象就好,邋里邋遢谁都不会喜欢,但是不可以浓妆艳抹,您就是个答辩,不是皇上选妃。  2、声音清晰响亮,自然大方,不要跟蚊子嗡嗡一样,也不要使劲喊,跟传销窝里刚出来的一样。  3...

中通副总离职原因怎么写(中层员工离职主要原因)

中通副总离职原因怎么写(中层员工离职主要原因)

1. 中层员工离职主要原因编制内离职就是离开现有的职位。公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因退休、辞职、停职、免职、死亡等原因,脱离其所担任的职位。与离岗有共同之处:离岗是指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员(一般是单位的领导成员或中层干部),虽然未到法定退休、退职年龄,但又有组织、人事部门统一办理离职手续...

塌鼻梁美女户外(塌鼻梁美女户外视频)

塌鼻梁美女户外(塌鼻梁美女户外视频)

1. 塌鼻梁美女户外视频不塌啊,刘雯知名国际名模,长相一级棒。2. 塌鼻梁的美女明星步骤/方式1按摩法长期按摩鼻梁骨,给鼻子施加压力可以让鼻梁变得稍微挺拔起来,这种方式见效比较慢,需要长期坚持步骤/方式2使用鼻夹鼻夹的方式也是通过外力来塑造,适合还处于在发育阶段的少年使用,这种方式也是需要长期坚持,...

职业规划题(职业规划题怎么答)

职业规划题(职业规划题怎么答)

1. 职业规划题怎么答可以直接回答说我的职业规划就是先建立起自己一个奋斗的目标,让自己在人事岗位上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然后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到招聘主管的一个位置,然后在通过自己的心情奋斗,做到招聘经理以及开一家自己的人力资源公司,这就是自己的一个职业规划,这是自己努力的方向。2. 职业规划回答模板1...

转型期员工离职原因分析(公司处于转型期)

转型期员工离职原因分析(公司处于转型期)

1. 公司处于转型期无论何种企业转型境况,无论何种员工自我转型的原因,要获得成功的自我转型,员工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一、 建立积极的心态,支持企业转型转型既是对企业的考验,也是对员工的考验。转型期的员工表现往往成为企业考察员工的绝好机会,而员工态度也成为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的响应可能会带给...